第 4 部分
“——你只会一切顺其自然,直到最后那砰的一声,是吧汤姆?直到酗酒破坏掉体内某个重要器官或者让头部的一根毛细血管爆裂,要不就是等火星人坐着飞碟降落在这些可笑的电线上来把你带走。不过那时候你多半会说不的,就因为他们跟你想像中的外星人长得不一样。”
“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汤姆。只不过你就是那个样子。你还算运气,真的,发生过这么多事,还能把自己的梦想完好无损地保留到现在。几年前我读过你写的那篇论文,在那份滑稽的小报上,那上头还登了好多关于身体改造的很炫的广告。《德雷克方程新解》。我都忍不住笑了,你的口气那么肯定。但你不觉得我们到现在应该已经收到过他们的讯息了,要是他们真在那儿的话?想想这几百万颗星星,逝去的这几百万年,还有你读到过的所有这些银河系文明。不会只是一声耳语,汤姆,还得要你通过这些精密的仪器才能接受到,不是吗?那应该是无所不在、不可避免的。要是外星人想让我们收听到他们的信号,那会是一声振聋发聩的呼啸……”
第十四章
靠近东方的地平线上,星星正开始黯淡下去;以汤姆一贯害怕的那种方式,一颗接一颗地熄灭了。金牛座,猎户座……当地球的这一面朝太阳转过去时,照耀在这片喀斯特高原上的第一道曙光总是灰色的,现出一种奇特的苍白和y沉。
每当夜色变得稀薄,而烈酒激起的乐观情绪也随着ny和该死的晨呕排出体外的时候,他就觉得他的整个世界都会变成这种灰色——倘若他失去seti的话。而他清楚,忒儿明智地接受下来的这种观点,正是针对他梦想的所有观点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种。奇怪的是,这观点跟德雷克方程本身毫不相干,也许这正是为什么他那篇傻乎乎的论文里没有提到它的缘故。将近一个半世纪之前——时间过得多快呵——核链式反应之父恩里科·费米曾在一次辩论中就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提出过一个问题,而忒儿的话正是那个问题的另一个版本。问题很简单:“他们在哪儿?”
有种叫做冯·诺依曼机器的,忒儿想必也知道。它们一度也只是理论,与汤姆从前爱读的未来故事一脉相承,但它们现在已工作在各个地方:小行星带和木星的小卫星,地球的矿产和海沟深处,忒儿的月亮,以及任何一个人类想要从那里得到什么东西、自己又不愿以身犯险的地方。诚然,它们是机器人,但它们可以利用当地可用的材料生产出自己的新版本——亦即繁殖,如果你想用生物界现象来比喻的话。它们也有智能。它们能旅行至新环境并适应那里,做许多你想让它们做的事。因此,汤姆为沮丧和宿醉所苦的头脑里时时潜入的那个观点就完全说得通了:别的智慧生命有过类似的发明么?即使要对付星际旅行的惊人距离,你所要做的也只是发s几个那样的机器人到太空里,再等上几百万年就成——照宇宙时间标准,那不过是上帝挤挤眼的工夫罢了——而这些玩意儿自然会在整个银河系进行拓殖。要真是这样,他们到底是在哪儿呢?
答案就跟费米的问题一样简单:他们不在这儿。人的存在是个反常现象;他和他的星球是对一切可能性法则的令人着迷的公然违背。宇宙的其余部分空无一物,或者也有其他生命在闪烁着朦胧的光亮,但都太远、太微弱了,就算在整个宇宙毁灭之前把剩余的时间都用上也不可能接触到。下一次的运气会好些,说不定。或者再下一次。照汤姆读过的一篇德雷克方程的运算结果,每隔1010次宇宙大爆炸,整个宇宙的某一处才有可能出现某种生命,就这还是在现有物理法则不变的前提下才有的概率。作者没有费神再另外计算两种懂得沟�
“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汤姆。只不过你就是那个样子。你还算运气,真的,发生过这么多事,还能把自己的梦想完好无损地保留到现在。几年前我读过你写的那篇论文,在那份滑稽的小报上,那上头还登了好多关于身体改造的很炫的广告。《德雷克方程新解》。我都忍不住笑了,你的口气那么肯定。但你不觉得我们到现在应该已经收到过他们的讯息了,要是他们真在那儿的话?想想这几百万颗星星,逝去的这几百万年,还有你读到过的所有这些银河系文明。不会只是一声耳语,汤姆,还得要你通过这些精密的仪器才能接受到,不是吗?那应该是无所不在、不可避免的。要是外星人想让我们收听到他们的信号,那会是一声振聋发聩的呼啸……”
第十四章
靠近东方的地平线上,星星正开始黯淡下去;以汤姆一贯害怕的那种方式,一颗接一颗地熄灭了。金牛座,猎户座……当地球的这一面朝太阳转过去时,照耀在这片喀斯特高原上的第一道曙光总是灰色的,现出一种奇特的苍白和y沉。
每当夜色变得稀薄,而烈酒激起的乐观情绪也随着ny和该死的晨呕排出体外的时候,他就觉得他的整个世界都会变成这种灰色——倘若他失去seti的话。而他清楚,忒儿明智地接受下来的这种观点,正是针对他梦想的所有观点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种。奇怪的是,这观点跟德雷克方程本身毫不相干,也许这正是为什么他那篇傻乎乎的论文里没有提到它的缘故。将近一个半世纪之前——时间过得多快呵——核链式反应之父恩里科·费米曾在一次辩论中就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提出过一个问题,而忒儿的话正是那个问题的另一个版本。问题很简单:“他们在哪儿?”
有种叫做冯·诺依曼机器的,忒儿想必也知道。它们一度也只是理论,与汤姆从前爱读的未来故事一脉相承,但它们现在已工作在各个地方:小行星带和木星的小卫星,地球的矿产和海沟深处,忒儿的月亮,以及任何一个人类想要从那里得到什么东西、自己又不愿以身犯险的地方。诚然,它们是机器人,但它们可以利用当地可用的材料生产出自己的新版本——亦即繁殖,如果你想用生物界现象来比喻的话。它们也有智能。它们能旅行至新环境并适应那里,做许多你想让它们做的事。因此,汤姆为沮丧和宿醉所苦的头脑里时时潜入的那个观点就完全说得通了:别的智慧生命有过类似的发明么?即使要对付星际旅行的惊人距离,你所要做的也只是发s几个那样的机器人到太空里,再等上几百万年就成——照宇宙时间标准,那不过是上帝挤挤眼的工夫罢了——而这些玩意儿自然会在整个银河系进行拓殖。要真是这样,他们到底是在哪儿呢?
答案就跟费米的问题一样简单:他们不在这儿。人的存在是个反常现象;他和他的星球是对一切可能性法则的令人着迷的公然违背。宇宙的其余部分空无一物,或者也有其他生命在闪烁着朦胧的光亮,但都太远、太微弱了,就算在整个宇宙毁灭之前把剩余的时间都用上也不可能接触到。下一次的运气会好些,说不定。或者再下一次。照汤姆读过的一篇德雷克方程的运算结果,每隔1010次宇宙大爆炸,整个宇宙的某一处才有可能出现某种生命,就这还是在现有物理法则不变的前提下才有的概率。作者没有费神再另外计算两种懂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