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
底膜的震动将引起同样频率的神经放电,神经放电的频率就是音调的神经编码。无法解释高频音的产生。

  齐s原理(volley principle),齐s原理可以解释高频音的产生。一些神经元通过联合的活动形式,或者称为齐s,在刺激音调为乃至更高频率的时候放电。

  频率可以说更好地解释低于5000hz的频率的声音编码。地点说可以很好地解释1000hz以上的音调知觉。在1000hz和5000hz之间,两种理论都可以应用。

  (3)声音定位

  回音定位法——发出的高音调声波试探物体,并获得关于物体的距离、位置、大小、结构和运动的反馈。运用声音来判定物体的空间位置是基于两种机制来实现的:对到达每只耳朵的声音相对时间和相对强度的测量。

  听觉系统的神经元会在两耳之间产生特定时间延迟的时候特异性地放电。大脑运用这种到达时间的不对称性信息来对空间中的声音源做出精确的估计。

  强度差取决于相对头而言的音调波长的相对大小。波长大、频率低的声音事实上没有表现出强度差异,而波长小、高频率的声音则表现出可测量的强度差异。当声音到达两只耳朵时,大脑再次利用特异性细胞来探测细胞差异。

  四、其他感觉

  1、嗅觉

  有8个物质分子就可以发起一个神经冲动,不过至少要刺激40个神经末梢才能闻到那个物质的气味。

  神经冲动将嗅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前额叶下部的嗅球(olfactory bulb)。

  气味刺激产生嗅觉的过程开始于化学物质流入嗅神经元的离子通道。

  信息素(pheromones)是特定物种内一种用来传递性感受性、危险、领地分界和食物源等信息的化学物质。

  人类也能够分泌和感受信息素类物质的能力。

  2、味觉

  吃饭的时候,味觉和嗅觉常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共同起作用。

  单个感受细胞对于四种基本味觉:甜、酸、苦和咸中的某一个反应强烈。umami是对于味精的味道感觉。

  特定的味蕾产生反应,形成混合的甜、酸、苦、咸等滋味。

  3、触觉和肤觉

  皮肤包含产生压力、温暖和寒冷感觉的神经末梢。这些感觉被称为肤觉(cutaneous senses)。

  在身体的表层分布着众多类型的感受器细胞。每一种感受器对与皮肤接触的不同类型的刺激产生反应。当摩擦皮肤时,迈斯纳小体对此最为敏感;当一个小物体持续按压皮肤时,梅克尔触盘的反应最剧烈。我们具有独立的感受温和冷的感受器。

  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对压力敏感性的变化非常大。身体不同部分皮肤感受性的差异,不仅与这些部位皮肤中神经末梢分布的密度有关,而且与负责这些部位的感觉皮层区域的大小有关。

  那些引起性冲动感觉的皮肤区域被称作性感区(erogenous zones)。对于唤醒潜能不同的个体而言,对触觉敏感的性感区域是不同的,这依赖于对这个区域感受器的联想和集中注意的了解。

  4、前庭觉和动觉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