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手法
�仅是处理好,分配到自己手里的六个人的伤情,工作量就相当大了,凌然是不是需要其他人帮忙还不一定呢。

  毕竟是爆炸产生的伤情,许多人的伤口都不止一处,且有各式各样的污染物,

  周医生戴好手套,先是为伤势最重的眉骨撕裂的患者消毒清创。

  他用乙醚擦去伤口周围皮肤的油污,再更换了覆盖在伤口处的纱布,接着用软毛刷蘸着消毒皂水,仔细的刷洗皮肤,又用蒸馏水冲净,再洗刷,再用消毒纱布擦干。

  整套流程,周医生早就极为熟练了,但全部做下来,也是十多分钟耗去了。

  再抬起头来,却见隔壁床的病人,一条腿上的细碎伤口,都被凌然给解决了。

  “你来这里做缝合。”周医生干脆将凌然给叫了过来,自去隔壁床,将凌然的缝合检查了一遍。

  他担心凌然一心图快,出现失误。

  对年轻医生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周医生自下而上的看了一遍,却是越看越心惊。

  被炸了一腿碎屑的患者,连续十几个伤口,有深有浅,有大有小,相应的,凌然也用了不同的缝合方式。

  有打结多次,在一侧的单纯间断缝合,也有一根长缝线,连续缝合一个伤口后再打结的单纯连续缝合,还有最大最深的伤口处,交叉形成x型的十字缝合法。

  甚至在膝盖下方,周医生见到了连续锁边缝合法。

  这种缝合方式,尽管在手术室里常用,急诊医生下却不太习惯用它,因为它是在单纯连续缝合的基础上,再将缝线交锁,难度更大不说,耗费的时间精力也更多。

  虽然连续锁边缝合法对付薄皮肤,且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很适合,但医生们通常是用“别活动”的医嘱来解决相应的问题的……

  如果不是在急诊室里,周医生或许以为自己正在参观缝合教学……

  甚至比缝合教学还要好,因为凌然的缝合选择,恰如其分,令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连续锁边缝合用在膝盖处,十字缝合法用在张力大的伤口处,单纯间断用在较长的伤口处,单纯连续又用在浅表性伤口处,节省时间又减少病人的痛苦……

  掌握的技术丰富,选择又正确……周医生暗自感慨:这还真是祖师爷赏饭吃。

  “医生,我这边缝的没问题吧?”病人有些担心的询问起来。

  “没问题,缝的相当好。”周医生顿了一下,又道:“你稍等一下,让我们拍个照,以后可以给实习生做教学。”

  他这么一说,病人顿时放心下来。

  周医生连忙招呼旁边的王护士,来给拍了几张照片。

  做完了这些,周医生再回过头来,眉骨撕裂的病人也缝合好了。

  凌然用的还是可吸收的羊肠线,也就是俗称的美容线。

  这种线的抗张强度较弱,急诊科的医生都是不喜欢用的。尤其是年纪大一点的医生,都是秉承着治病救人的观念,只关心缝线会不会裂开,才不在乎伤疤会不会太大。

  另一方面,更细的线就意味着要缝更多针,平白浪费许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