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第15章 询问

  凤英荀明目张胆地要削了世家族的权。

  首当其冲地就是废旧政,行新政。连着世家门阀抓的死死的官员九品中正考核制也变为了科举制。

  考核制让门阀世家们直接捏住了烈国的大权。各地的世家们将自家的子弟们一代一代地选拔到官位上,甚至将官位变为他们发展的交换筹码。

  一年年,一代代下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本身就是病态的,且病入骨髓。

  凤英荀效仿前人刮骨疗伤,无奈他太过小看根深蒂固的世家了,更小看了世家们对科举制的抵触。

  想也是。考核制将门阀的子弟送到了天边,若是科举制,便是前期门阀士族仕人多,也顶不住以后贫寒人家寒窗苦读的读书人越来越多。

  这是赤,裸,裸地对着世家们挑衅了。

  可惜世家横行已经是沉疴痼疾,凤英荀操之过急了,不仅没能实行新政,还让那些贵族们起了野心。

  有了世家的鲸吞蚕食是可怕的,可一时间没了世家,便像是被抽了筋骨,更是可怕的。凤英荀想动一动那筋骨,自然遭了自上而下的反噬,到底是耗了国力。

  偏生这时候宁国趁火打劫,闹得边疆不稳。文清二十六年开始的战乱生生让烈国喘不过气来。几年后,烈国太子为质,算是勉强有了暂时的停歇。

  沈潘本以为,烈国如此,还没被灭了,确实是上天眷顾了。

  他自然知道世家的威力的。当年他辅佐凤连,不知道因着那些鼻孔朝天的权贵世家们吃了多少苦头。

  若是范送不说,沈潘还真不知道,烈国如此苟延残喘,风雨飘摇,竟然尽皆为世家所累。

  “烈国世家所累,宁国又何尝不是?”范送下午慢声细语,一一为他解释。“烈国三大世家做大,才让凤皇一时难以招架。公子,宁国,虽无三大四家。和九郡,十八城,哪个地方没有世家各自为政?”

  “那与我靖国公府有何干系?”沈潘沉声看他。“天子脚下。空有爵位而已,翻不出浪花来。”

  “翻不出浪花来,靖国公府是如何出了五位位列三公的祖宗的?”范送哼笑一声。“爵位就是您靖国公府屹立不倒的根本。”

  “那与三皇子有何关系?”

  “公子不知?”范送挑挑眉。

  “知道什么?”沈潘不假思索。宁国的鸟事,他没心思知道。

  “那就是真的不知。”范送叹口气。轻轻摩挲手边的粗瓷杯子。白水已然被他饮尽了。

  “宁国的问题只多不少,如今圣上不说昏聩,也算不上清明。倒是二皇子和三皇子两位可堪大任。可惜,三皇子心在天边,二皇子心思又太过狭隘了。不得善终,不得善终啊。”范送摇摇头。

  “说得跟真的似的。”沈潘随意敲敲桌子。可前世反而是三皇子败给了心思狭隘的二皇子。

  两个倒是真的都没有善终。

  想到这里,沈潘倒是多看了范送两眼。

  这人是一语成谶还是真的有那份明察秋毫,预知天下事的本事?

  “公子好歹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