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
最好把哪里关着人都打听清楚了。”老大瞧着不像是想放弃这个人的样子,莫老三虽然不乐觉得自己的地位到了挑战,但是现在显然不是对着干的时候,要不然遭罪的就是他自己了。

  见冯二点了点头就去了,莫老三赶紧回自己房间,换了一身簇新的文士服。他是个白衣秀士,也就是没考上秀才的童生。即便这样,也叫他做到了翁老大下头的位置,寻常汉子见了他都要尊称一声先生,这是他在村里感受不到的。

  不过,今日少不得赔出这张脸来,也要弄明白这解元公林郎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第42章

  却说辰子悄悄至偏厅,看了眼绑着手脚百无聊赖的坐在一边椅子上的张晗, 仔细瞅瞅了他手上的绳结, 心里知道了, 没叫里头人发觉又回了主厅之中。

  “回大爷的话, 是漕运上常用的绳结没错。”想到了来时路上下属的来报,他又道,“那个原本跟着来过一次的人又来了,这一次约莫是来踩点的。”

  漕运?辛宗平一头雾水,看着林瑜的神色不如往日, 就屏气凝神不敢开口说话。

  “果然是这样。”林瑜面无表情,吩咐道, “传话下去,整座别院戒严, 外松内紧以待来客。”

  辰子应诺,低首退下。

  “宗平, 你跟我来。”林瑜转身,向着偏厅的方向走去, “我们去好好审一审我那个小舅是怎么惹上漕运的。”

  辛宗平忙跟上, 心道大爷可真是气坏了,往常再怎么都没用这般失礼的口气说过话。

  也不怪林瑜生气,漕运这二字辛宗平这样的书生不大晓得。但是, 某种程度上来讲, 算得上是从后世来的林瑜却很清楚。或是说, 换了一个词的话, 哪怕不了解的人也会觉得如雷贯耳。

  漕帮。

  所谓漕帮,又称粮船帮,其实就是青帮。在林瑜上一世的历史中,漕帮在雍正初年取得合法地位之后,就飞速发展壮大,直到乾隆年间势力已经让北京无可奈何,甚至还出现了“乾隆入帮”的传说。

  传说多无稽,但是由此可见,这样的漕运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一股怎样的势力。

  如果还是不够了解的话,民国时期的杜姓大佬便是青帮出身,对于青帮势力之广、绵延之久可窥一斑。

  而听辰子脱口而出的漕运可知道,现在的漕帮应该还是在草创阶段,甚至漕帮这个词还没有出现。否则,身在姑苏,紧邻漕运的他们不会对那样庞大的组织一点了解都没有。但是,这样一群贫苦汉子结成的社党对于林瑜这样的人来说无疑很麻烦。

  若他仅仅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书生,遇到这种事,完全可以凭着林如海的名帖去官府借人。只要将张晗保下,破一些喂那些兵油子并不是什么大事。

  只可惜,林瑜自己也有一大堆见不人的事,贸贸然地请官府势力介入,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再说了,相比于已经开始糜烂的官军,他还是更加相信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护卫。

  更何况,他内心对还没有正式成型的漕帮很感兴趣。

  偏厅之上,张晗正无聊地透顶,又没人理他,只好自己把玩着胳膊上的粗麻绳,一不小心就把绑得好好的绳结给拆了开。他沉默了一下,看看手上的绳子,想着是不是重新给绑回去。一抬头正好对上大步走过来的自家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