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
��刻已经是第二年的开学了,也他们所谓的大三下学期。他们需要实习,要去感受一下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社会,真正的工作。

  第三章 斗智斗勇(上)

  开学不到一个月,学校就给他们每个人开了一封当时非常流行的东西——介绍信,然后就把他们“驱逐”出学校,并告诉他们七月以前不要回来,不希望看到他们。同时回来的时候要写好毕业论文,要不然别想拿到毕业证。

  面临毕业,王光就不得不去面对一个现实,就是他和杜鹃到底怎么办?他们还真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两情相悦的时候人很少会想煞风景的事情。但如今必须去考虑,必须去面对,因为你逃不过去。

  不好办的事情就是王光是定向委培,是一定要回老家县城,这都怨王光当初分考的太少,连来学校都是走的“后门”。杜鹃是一定会留省城的,因为他老子早就给她找好了单位。于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两地的生活,杜鹃说无所谓,反正她是认准王光了,跑是跑不了了,实在不行她就跟过来,即使没有工作也行。

  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是家里通不过,二是这么多年的书不是白读了吗?那时候可不象现在,如果没有工作就没有生活基础。虽然他们两家养活她不成问题,她也愿意做王光的家庭妇女,但诸多的条件限制,根本就是天方夜谈。

  于是杜鹃就提出让王光去他家,见见她父亲,本来王光坚决反对,但是一向对王光言听计从的她竟然还拧起来了,不见不行。没有办法,王光只好同意。王光也知道,早见比晚见好,至少早知道他们的态度,也好有个应对之策。

  为了见杜鹃的老头子,王光是煞费苦心那,杜鹃把老爷子的个性一一对王光进行描述,还告诉王光老头子的喜好,她告诉王光老爷子很开通的,文人从政吗,思想都很超前,但这是面对自己的女儿终身的幸福,不知道他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杜鹃特意告诉王光老老爷子比较喜欢红学,所以王光连忙买了本《红楼梦》进行研究,为此足足准备了很长时间。杜鹃让王光先在强子那等她电话,她先回家,循序渐进的把事情透露出来,不然怕引起强烈的反映,因为这些年来她一直是个乖乖女形象。

  王光在强子那是度日如年那,还要强迫自己看那,就是讲一个男人和无数个女人的故事的《红楼梦》。看完了他也不解其意,于是只好疯了一样在新华书店找有关对《红楼梦》赏析的书,还好有几本,他连忙买了下来。对照着赏析来读还好点,虽然不免要被赏析的人的思路带着走,但至少可以能看的懂一点,这样他的兴趣也就浓了点。

  清朝流行一句话:开卷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对于《红楼梦》这本书的研究,王光认为就是因为它的多次被禁止,不过从文学方面来说它的确有研究的价值。他虽然是被看的它,但是以后也经常翻阅,虽然他有谄媚老丈人的嫌疑,但多少也有一些感触和心得。前一段时间在电视里看一个名人在某讲坛上评论《红楼梦》,没把王光乐死,他置书中诸多的主要人物不讲,大谈秦可卿,甚至赋予了她传奇的身世,无端臆测他是那个康熙年间废太子的后代,曹老先生要是听见了这番驴头不对马嘴的评论,估计劈脸就给他一耳光。

  这个时候强子也在春大的管院借读,其实就是现在有钱人的镀金,不过那时候不发证书,而强子也不是为了镀金,而是实在的在学习。原来有个管院的领导经常来强子这里吃饭,一来二去的和强子就熟了,强子就把把没有读书的遗憾向他透露了,没想到那家伙还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