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估计不太够,他在贺记书斋翻了许久举子的文集,最终也没买。”

  荀飞光顿时觉得餐桌上的牛肉粒难以下咽,他似乎叹了口气,“给贺公子送的书籍中加几份秋闱集子。他若卖话本便着人把话本全买下。”

  “是。”

  沈歌不知道荀飞光还在背后担忧他口袋中的银钱是否够,他从荀家庄出来便风风火火地下山了。

  学堂已经建了好几天,昨天盖好了瓦,算是彻底完工。沈歌得去看看,顺便验。

  沈歌赶到学堂里的时候二爷、三爷等几个老人都在,他大伯沈鸿发也在,旁边陪着几个比较说得上话的村人。

  沈歌还没走到近前,远远就有人招手:“秀才公,你快来看看我们沈家村的学堂。”

  沈歌加快脚步,急步走到近前,叫过人之后,问:“你们怎么来的这样早?”

  “这可是我们村的大事,能不早早的来?”二爷朗声笑道:“秀才公快来看看,是否有哪处不合心意?有的话我们也好及时改。”

  沈歌跟着几个老人走进学堂里,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还有些粗糙的门框,心头也有几分激动。

  说是学堂,这里也不过就是两间泥砖房,与他前世的学校相比有着云泥之别,然而这两间房却承载着整个村的希望。

  两间房都非常通透,大的那间是学童们读书的地方,根据沈歌的建议,一共开了四扇窗。小的那间则是沈歌的书房,村人甚至体贴地在沈歌书房里放了一套桌椅。

  书房那侧有颗大树,而靠近学堂的那侧则立着个大日晷,供先生与学童计时用。

  沈歌和众人走了一圈,二爷不住点头,“敞亮。”

  三爷问:“秀才公,什么时候让孩子们过来上学?”

  “就大后天罢?我主要在辰时和巳时教课,只上午上课也不耽误孩子们什么。书册我那处有,让大家莫再买。大家明后两天可思量思量,要送孩子来学堂的与我说一声。至于束脩,交什么束脩都可以,大家看着随便给点,不超过半两银子即可。”

  八爷第一个赞同,“哎,大后天好。”

  沈鸿发问:“我现在就去跟村里人说罢?”

  三爷摆摆手,“只靠一张嘴说要说到何时?我们沈家村这一盛事不能静悄悄地办了,我看就用大红纸写个告示,贴祠堂前,看到的互相问一问,就知晓是何事了。”

  大伙儿一致赞扬三爷脑筋转得快,沈歌爽快地答应,打算回去就写告示。

  学堂里的桌椅要下午才能送来,几人转了许久,连离学堂有些远的茅厕都转了一下,这才回转。

  沈鸿发是村长,中午饭大伙儿在他家吃,村里出钱买了材料,杀了肥鸡肥鸭,还磨了豆腐,热热闹闹地整了一桌子,配着两坛浊酒,过年都没这么热闹。

  宴席上好几个老人喝高了,老泪纵横地拉着沈歌的手请他好好教,沈家村在这个小地方窝了这么久,也该飞出几只金凤凰。

  沈歌自然郑重答应下来。

  一顿饭吃到太阳开始西斜,沈歌被敬了几杯,整个人晕乎乎,被送回去后澡都没顾上洗就躺床上了。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