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
�
那间工厂不把她这个女个体户放在眼里,打起如意算盘:我们是集体,你是个体,打官司,怕什么!不要,我们自己推销,新式样,热门货。你免费替我们设计,还怕没人要!
她早料到这一手,马上找几个里弄加工厂连夜加工,出双份的加工费。她按时提货上市。结果,那间乡办厂的货运来,她不收;卖,市场上已有她的货卖不掉;乡办厂还打输了官司,赔了钱。她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老板。
因为和c的交往,因为她婚后不愿要孩子,阿生开始对她不满。再加好事之徒传播的秘闻——某家小报在报道那场官司,把她与c的友谊写得很有神秘色彩,这一来,阿生火了。一次,她喝得醉醺醺地对她吼叫:“我不准你和那家伙来往!”并且给了她一记耳光。
离婚,她把状子递到法院,于是,她又成了新闻人物。
后来,阿生怯怯地赔不是,一场风波平息了。她依然托c办事,和他聊天。阿生开始和别的女人鬼混,还雇人把c打伤。她把阿生找来说:“我原来以为你是有本事的男子汉,我希望你支持我的事业,我想给你机会证明你是爱我的,可是你……”法院判离婚那天,阿生和她都流泪了:夫妻一场,为了什么?
她回家了。
她觉得自己应该为下一步考察了。早上,她去公园学太极拳;晚上,她去进修英语。她要报考美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她知道这很难,她连洗菜的时候都戴耳机,嘴里叽哩咕噜念外语。
一年前,c去了美国,靠她帮的忙。她和两位来买衣服的美国留学生交上朋友。她掏钱为她们买书,陪她们参观旅游。她托她们替c在美国办妥入学手续。她很高兴地看到,其中一位美国姑娘爱上了c。 c对她依然一片痴情,给她寄来资料,帮助她办入学手续。她考了两次,终于考取她给c的信中不无温情:你真是一个小弟弟……c在信中猜道:我知道你定要嫁给个老板,美国的。
她说,她想在美国当老板。
她终于走了。登上飞机舷梯的那一刻,她泪如泉涌,阿生、c,还有她为之付出全部心血的那家小店,都成了她生活中的过客,她过去的一切已成了回忆,奋斗至今天,她实在不知道自己是得到了还是失落了……
4。“丰田”从她们心中驶过
1989年新年前夕,郑州。霓彩闪烁的醉仙楼酒家,一桌丰盛的酒筵已经摆好。七位20来岁的姑娘翘首企望,等待着一位男士的到来。
窗外,一辆她们熟识的白色“丰田”疾速驶来。
姑娘们迎上去。他是一位年仅28岁的男青年。他的身份并不复杂,简单到只有一句话:某单位的汽车司机。
然而,他身边的那些女性,却“丰富多彩”得必须对她们进行社会学的分项统计。
他是结过婚的人,她们都是他非婚的朋友。但是,那专属于婚姻的行为却常由她们中的一些人来做婚外的补充。他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流氓。他不威利诱,更不采用暴力。
但是,用他自己的话,只要喊一个出来,没有不愿意的——一句话,这哥们有“持几”(办法)。
她们绝不是从事“性专业”的荡妇,她们都是正儿八经社会组织中的成员。没有谁以此为手段向他要钱,没有谁撒泼吵闹要拆散他的家庭,甚至,除了他以外没有谁再另找男人来作为自己的�
那间工厂不把她这个女个体户放在眼里,打起如意算盘:我们是集体,你是个体,打官司,怕什么!不要,我们自己推销,新式样,热门货。你免费替我们设计,还怕没人要!
她早料到这一手,马上找几个里弄加工厂连夜加工,出双份的加工费。她按时提货上市。结果,那间乡办厂的货运来,她不收;卖,市场上已有她的货卖不掉;乡办厂还打输了官司,赔了钱。她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老板。
因为和c的交往,因为她婚后不愿要孩子,阿生开始对她不满。再加好事之徒传播的秘闻——某家小报在报道那场官司,把她与c的友谊写得很有神秘色彩,这一来,阿生火了。一次,她喝得醉醺醺地对她吼叫:“我不准你和那家伙来往!”并且给了她一记耳光。
离婚,她把状子递到法院,于是,她又成了新闻人物。
后来,阿生怯怯地赔不是,一场风波平息了。她依然托c办事,和他聊天。阿生开始和别的女人鬼混,还雇人把c打伤。她把阿生找来说:“我原来以为你是有本事的男子汉,我希望你支持我的事业,我想给你机会证明你是爱我的,可是你……”法院判离婚那天,阿生和她都流泪了:夫妻一场,为了什么?
她回家了。
她觉得自己应该为下一步考察了。早上,她去公园学太极拳;晚上,她去进修英语。她要报考美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她知道这很难,她连洗菜的时候都戴耳机,嘴里叽哩咕噜念外语。
一年前,c去了美国,靠她帮的忙。她和两位来买衣服的美国留学生交上朋友。她掏钱为她们买书,陪她们参观旅游。她托她们替c在美国办妥入学手续。她很高兴地看到,其中一位美国姑娘爱上了c。 c对她依然一片痴情,给她寄来资料,帮助她办入学手续。她考了两次,终于考取她给c的信中不无温情:你真是一个小弟弟……c在信中猜道:我知道你定要嫁给个老板,美国的。
她说,她想在美国当老板。
她终于走了。登上飞机舷梯的那一刻,她泪如泉涌,阿生、c,还有她为之付出全部心血的那家小店,都成了她生活中的过客,她过去的一切已成了回忆,奋斗至今天,她实在不知道自己是得到了还是失落了……
4。“丰田”从她们心中驶过
1989年新年前夕,郑州。霓彩闪烁的醉仙楼酒家,一桌丰盛的酒筵已经摆好。七位20来岁的姑娘翘首企望,等待着一位男士的到来。
窗外,一辆她们熟识的白色“丰田”疾速驶来。
姑娘们迎上去。他是一位年仅28岁的男青年。他的身份并不复杂,简单到只有一句话:某单位的汽车司机。
然而,他身边的那些女性,却“丰富多彩”得必须对她们进行社会学的分项统计。
他是结过婚的人,她们都是他非婚的朋友。但是,那专属于婚姻的行为却常由她们中的一些人来做婚外的补充。他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流氓。他不威利诱,更不采用暴力。
但是,用他自己的话,只要喊一个出来,没有不愿意的——一句话,这哥们有“持几”(办法)。
她们绝不是从事“性专业”的荡妇,她们都是正儿八经社会组织中的成员。没有谁以此为手段向他要钱,没有谁撒泼吵闹要拆散他的家庭,甚至,除了他以外没有谁再另找男人来作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