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
��散去。

  “我的爸爸妈妈如果知道了这一切,他们会把我打死的。”但是,她无法克制自己,沉闷的家庭环境,正统古板的学校教育,更迫使她需要在这一方面得到发泄和释放。去年夏天,她的男朋友毕业,分到了远隔两千公里的一个城市。她的心理和生理的平衡被打乱了。在这种寻找平衡的心理支配下,她又结识了同级的男生小d。她在性与理智之间犹豫彷徨,她无法摆脱这种销魂的艺术。

  蒙丝蒂罗娜在《苦郁的人生》中说:实际上,无论是为爱情而献“身”,还是为责罚自己,或是做体形的炫耀,总是被一种“里比多”支配着。当这种意识被性的冲击所引发,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所以宁信她们是处于性的煎熬中,也不要去信她们为了别的什么理由。

  当然,性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活动。除了生理的要求,感官的刺激,心理的需求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心理的这种欲望,在生理上是不易把欲望唤醒的。

  她很快一跃而为大名鼎鼎的“校花”了。而今,她每个年级都有情人。

  在这捧月的众星中,有一个学院的电工瞟上了她,他高大雄壮,满脸胡茬。他早就想尝尝女大学生的味道。周末舞会上,他们相识了。虽然他的“胚子”很让一些女生心荡神迷,但是她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以后他经常去她宿舍找她。这种接触持续了两周以后,他以为火候到了。一天晚上,在他进入她的宿舍十分钟后,捂着被打肿的脸垂头丧气地出来了。后来,他扬言要教训教训她,让她“难堪”。她对他的传递情报者很不屑他说:“回去告诉他,姑乃乃什么场面没见过,就是不吃这片片汤。他小子敢撒野,有人会治他的,让他多带一条腿来!”这话一点不假,她有一大堆足以打断那个笨汉子两条腿的男朋友。

  成为这种很具有开放意识的一员,当然也不容易,它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罗列现象的同时不应忽视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用一个较妥当的比喻把这个过程描述如下:一个静止的处于元摩擦系数的平面上,一旦物体被外力不太情愿地推动,它就在那里较快地滑下去,一直滑到遇到新的外力迫使它停下来。

  2。兴趣正浓

  问尔何日喜重逢,笑指情场火正红。

  ——《课桌》

  有人说,女人是上帝精雕细刻的r团,其中最精彩的一笔是连上帝都惊讶的胴体。

  女大学生们不再是小孩子,她们在这方面的理性经验并不比目前的成年人少。她们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蕴藏在她们身体各处的潜能。她们急于开发这些魅力,并深思熟虑于培养魅力的源泉。社会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形式向她们展示着性的诱惑,满足她们,吸引她们。她们读笛福的《罗莎娜》而不读《鲁滨逊漂流记》,读亚里斯多芬的《莉西特拉达》而不读他的希腊名著;讨厌乔叟的冗长乏味的开场白,而愿意在停电的夜晚点着灯读《磨坊主的故事》;她们对《红楼梦》的兴趣远不如《金瓶梅》。请看一位大三女生读过的有关性方面的书籍:《性心理学》,《性知识漫谈》,《性功能障碍与诊治》,《性a的艺术》,《女性心理学》,《开发性魅力》、《第二性——女人》……这些都属于性的科普知识。她们中大部分早已不是月经来潮时吓得大叫的性盲了。

  《情场赌徒》、《玫瑰梦》、《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看过的亦不在少数。就在前几天,学生自己的租书摊上还有用牛皮纸包皮的《玫瑰梦》、《小赌神》,以每天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