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走了金凤凰,于是主动献出了贞c,企图以最宝贵的圣地换取最忠诚的爱。

  “我怕失去了他。”一位专科学校二年级的女生说道:“我很爱他,我几乎是一见他就被他迷住了,但他总是犹豫不决。他长于理智,想得最多的不是我,而是以后的分配以及家庭是否干涉等等。可我一刻也离不开他。”这个女生很自信,“他是个老派男生,只要我们发生了性关系,他就再不会离开我了,因为如果那样他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永远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这位女生并没有领悟到爱的真谛。爱是相互的吸引,她即使用祭献式的真诚拴住了他的r体,却不可能唤醒他心灵里酣睡的爱。换一种角度说,她最多只懂得爱的给予,却并没有弄明白爱的真意。

  追求情欲的快乐。

  现在,性需要已被人们认为是正当的欢愉与渴求。奥古斯特·倍倍尔在他的《妇女和社会主义》中指出:“在人的所有自然需要中,继饮食的需要之后,最强烈的要算性的需要了。”而科马列克更是妙语惊人:“性j实际上就是输送一些爱情的细胞。”

  研究者有幸拜读了一位大三女生的日记:“我愿意,我要以此表达我的爱。只有他才能引起我感官的兴奋。在这种兴奋的欲流冲击下,我不能自持。我渴望同他结合,融为一体,在爱的催化下r体的结合使我的幸福体验达到巅峰。

  ……唯有此我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茁壮和温馨。“

  为了个人的私欲

  性欲既可以使一个人高尚起来,也可以使一个人走向堕落的深渊。

  为了达到个人的私欲,有人不择手段献出自己的贞c。

  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满足吃喝玩乐等感官的需求,获得穿戴等时髦用品,有的姑娘也甘愿与别人发生性关系,用低级的卑琐手段去赚取脸上肮脏的胭脂。一位来自黔东南的乡村姑娘在铁窗里洒下了悔恨的眼泪:“入校一个月后,作为女大学生的自豪感已荡然无存。我的智商并不比城市女孩差,我缺少的只是物质,在装饰品上我感到羞涩。我没有优越的家庭做后盾,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我内心失去了平衡,我只能以自己仅有的青春肌肤来抗争,以此来赢得城市姑娘所拥有的时髦和优越感。”

  避免孤独

  现代人的性格组成,为每位心理研究者所关注,而孤独则是心理学一直头痛的问题。观察表明,知识层次越高的人越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告别父母。背井离乡的女大学生,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孤寂之感油然而生,为了排遣寂寞无聊的光y,她们总是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试图他乡觅知音。

  有一位从小城镇去大连求学的女大学生w,刚入校时就体验到了没什么朋友的孤独,于是便加入了摄影协会。是摄协的活动把她引入了人生的圣地,她的孤独被热情所融化。会长是一位擅长摄影、善于交际的大四男生,在频繁的活动中,他渐与w混熟。一个学期末,摄协会员在餐馆会餐,嘻闹了半天,会长喝多了,w担心他会在半途出岔子,索性送他回宿舍。w扶他回公寓躺下后准备离去,会长突然握住了w的手,一把将w拖了过去,强行占有了她。从此,会长常乘大家去看电影或自习之机,去w宿舍对w提出r体的要求,w如果拒绝就有被逐出摄协的可能。软弱的w害怕冷眼,更害怕与孤独为伍,只得半推半就,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逃避社会的压力

  自然赋予姑娘以美丽,而庸俗的社会压力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