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发的闷热,不妨晚上的时候让大姑娘睡在碧纱橱的外间,外间有窗户,晚上打开来吹吹风又凉爽又好睡。

  奶娘听鸳鸯没头没尾的来了这么一句,正想要说娃娃小不能吹夜风的话,就看到鸳鸯将那块尺头以及从袖子里拿出一只金镯子全放到了奶娘手里,说是老太太赏的。

  奖励她侍候有功,忠心...最听主子的话。

  奶娘一听这话,接尺头的手抖了抖。一边接过尺头一边说了几句表忠心的话。

  元姐儿还没想明白这是啥意思,可等到她连续几天都睡在外间,并且照顾她的奶娘还夜夜开窗户,她又在几天后‘顺利’的发了高烧,她那一直装病的亲妈王夫人即刻拖着未愈的病体跑到碧纱橱来看望她时,元姐儿才明白贾母这是在拿她做筏子。

  本来元姐儿想明白后还挺感动王夫人这个亲妈还是将她看得很重的时候,就又发现她亲妈其实也在等着这个台阶下呢。

  一瞬间,元姐儿差点没仰天咆哮。

  卧草他十八辈祖宗呀,她到底造了什么孽才会掉到这么个深井坑里~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碧纱橱的用途,在作者的心里就真的是这样的。勿喷,谁还没个犯二的时候。

  第5章

  几个月大的孩子,大人说话也没谁想要避着她。在不能张口说话的这段日子里,元姐儿正经听到了不少内幕。

  她终于知道贾母为啥对赖嬷嬷那么好了。那是因为贾家惯常用的那个接生嬷嬷就是赖嬷嬷的亲姐姐。

  ...像是贾敏这一辈的荣国府活下来的都是庶女就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还有水月庵的老贼尼为什么找上王熙凤包揽诉讼,又提太太不做这个了。那是因为这老东西在元姐儿还住在荣禧堂的时候便时常的来找王夫人。

  不过王夫人倒是十件事只接一两件,怕也是因为她现在手上还没有荣国府的管家权,拿不到荣国府的名帖吧。

  呃...也不是拿不到。像是请太医什么的就可以拿到荣国府的名帖。

  说起名帖和太医,就不得不说说元姐儿这场‘病’。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六月里生病,暑热又闹得人没了胃口,生生将这一场伤风拖到了中秋前后。也将元姐儿那婴儿的小奶膘都折腾没了。

  其实元姐儿自从上一次发热后,情绪便一直不怎么高。

  她一直以为自己在家里是最得宠的那个,不然如何会为了她连那奢侈的大观园都建了起来?

  哪成想,她在这些人的心里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虽然她也明白,若是家里人真的疼她,也不会将她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博前程了。可元姐儿总是心存一丝侥幸的。

  想着至少有几分重视,也好让她为自己的将来进行谋划以及冲着这份恩情反哺回来。谁知道,连那微不足道的念头都是奢望。

  古代的医疗虽不能说落后,但也绝不先进就是了。在这种夭折率极高的时代,她们就真的不担心她会因此夭折或是落下什么病根?

  元姐儿想到最近才渐渐没有咳痰的自己就觉得心疼,她记得书中曾提起过贾元春似有痰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