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
��——她一位中学同学的妹妹和一票的妹妹是同学。她通过中学同学约见了同学的妹妹,通过同学的妹妹约见了一票的妹妹,让一票的妹妹将话捎给自己的哥哥。柳如眉对一票的妹妹说:“本来我和你哥是同事,但这种事我怎么好意思自己说出口呢,所以请你转告你哥,我将来会感谢他的。”

  柳如眉这一番穿梭外j明显带有女x手法——拖泥带水!不过仔细思量,这种手法有其独到之处。比如你要打电话问候一个关系并不熟悉、却已心仪已久的女x。若直接将电话打过去,对方可能会很冷淡,因此一些温情的话很难说出口。而你若通过手机发一个短信:“你好吗?愿快乐永远伴随着你,愿你永远像现在这样年轻美丽!”收到短信的这位女x保准会莞尔一笑,心里升起一缕感动。这一感动,或许会给你回发一个短信,虽然只有两个字——谢谢!可对你和这位女士的j往而言,这两个字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当年的中美联合公报。这两个字就是搭在你俩之间的一道云梯,顺着梯子使劲攀援,没有攻不破的金城汤池!有一天你就会走进她的心间。第二条短信你就可以这样说:“可以请你吃饭吗?或者喝茶?我担心你飘然而至的那一刻我会心跳过速,而你若不来,我又会在瞬间觉得人生其实毫无意义可言——当然我不会因此而自杀——因为还有‘下一次’!亲爱的,下一次约你,你会如约而至吗?如果你欣然赴约,那么这一次的等待就变作了一种比赤道还要漫长的幸福!”

  一票的妹妹若是一部手机,柳如眉就是那个痴情的追求者,通过这部手机给一票发出了第一则短信。

  柳如眉给她的同事发“短信”是在1992年底,那时紫雪市还没有手机。紫雪市是在1995年底才开始有手机的,那时手机不叫“手机”,叫“大哥大”。那年我们紫雪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从欧洲和美洲考察归来,每人提着一部“大哥大”。当时那种“大哥大”价格昂贵不说,体积也特别大——差不多有一颗炮弹那样大,至少也有我们紫雪电视台那些记者提的那种微型摄像机那样大。

  所以柳如眉这个聪明的家伙应该是我们紫雪市最早使用“手机”的人,比我们紫雪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早使用了三年。

  而且柳如眉这次成功穿梭体现了这小娼妇一种超群出众的智慧。说起那种因智慧超群而被人们肃然起敬的人,在美国,我们会想起基辛格;在中国,当然会想起周恩来。可当年他们采用的手法与柳如眉的手法也没有多少差别:基辛格秘密访华,全世界的媒体发布的却是他访问巴基斯坦的消息。基辛格白天在巴基斯坦露面,心不在焉参观几个点,晚宴后却称病不出,偷偷溜到中国,秘密会见周恩来,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工作。一票的妹妹就是当年的“巴基斯坦”,柳如眉通过这个“巴基斯坦”秘密会见了一票。

  中美建j前之所以费了这么多周折,那是因为当时还有个苏联,在虎视眈眈盯着这个世界上的风吹草动。柳如眉和一票建j之所以绕道“巴基斯坦”,是因为她科里也有一双眼睛,像当年的“苏联”那样盯着她的一举一动——这个“苏联”就是那个竞争者!

  柳如眉和一票发表了“中美上海公报”——同事将那一票投给了她!她担任了副科长。

  投票结束的当天下午下班前,当办公室只剩下柳如眉和一票时,两人的目光像彗星和行星一样含情脉脉地相撞了——对我们这个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历史x的时刻——正像1978年美国东部时间12月15r晚9时(北京时间12月16r上午10时),在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上海公报”六年之后,美中两国向全世界同时宣布正式建立外j关系一样,我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