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
呆在县级机关里做领导秘书太可惜了。你也知道的,所谓秘书不过是为领导送送茶倒倒水,做些官样文章,还有就是领导不方便出面又不得不做的事,秘书就成了最好的代言人。”
话一出口,魏宏益惊得合不上嘴,好久才感叹:“项市长你也这么说啊!好多领导都把这位置当恩惠施舍给年轻人的,又有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说实话要没有我老爸这层关系,还不一定能当上你的秘书呢!”
项自链又问:“以你一个有知识有见地又淡泊名利的明眼人看来,是不是觉得官场里挺滑稽挺可笑的?”
魏宏益从来没有听项自链探讨过如此严肃的话题,惊讶之余又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点过头后又后悔了,忙辨解似的说:“以前觉得官场里确是那么回事,下属见了领导就象j啄米,上级训下级就象刀切菜,大家公开场合讲些冠冕堂皇的话,做起来全是苟且之事,说白了都是为了一己之私,所谓创政绩不过是为了寻找升迁的基石。可自从跟上你以后,慢慢地悟出点道来,也渐渐地转变了看法。整天看着你忙前忙后,为了琼潮的建设事业日夜c劳着,一种责任感便油然而生。刚毕业分配到机关工作,总觉得委屈了自己,天天做着文字游戏,反正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写,学校里学的知识几乎派不上用常我常想与其这样懵懵懂懂地过着,还不如干脆去写小说更实在,弄得好还能混个作家头衔。”
项自链听了差点笑出声来,闷了好一会才说:“你也不用拍我的马p,这个环境差不多都被马p污染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今天要同你说这些话吗?一是因为你这股痴气,二是因为这一年来看到了你可喜的转变。说实话,开始时我还真不喜欢你做我的秘书。有句话你一定听多了,读千卷书还需行万里路。万里路是什么?不就是立身处世之道吗?培根就说过书不能多读,多读就是读死书死读书;书又不能不读,读书可以明理怡情养性。用孔子的话说读书就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那不过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实现,真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又有几人呢?人生在世不外乎名利二字,商场上得意,仕途上得志,学术上有所建树、艺术上有所创新,以上四种情况,差不多可以用来概括天下所有读书人的追求了。以你这股痴气,或许在学术研究上可以大展鸿图,可惜你已踏进官场的大门,要回头重来又谈何容易!再说天下哪条道路不是曲折绵长的,但只要用心经营,总会有所收获的。比起以前来,你确实有了很大进步,处人处事不再孤傲,不再是个狂生了。正因为看到你这些变化,今天才特地找你谈谈,希望对你以后的人生有所帮助。在琼台教书的日子里,我也有一股痴气,不过我是因为穷,穷得心生自卑。自卑又往往是自傲的方式表达出来,不愿同别人打交道,更不愿看人家的眼色行事,对当官的深恶痛绝。直到当上副县长以后,亲身体会到山区群众生活的艰难、生计的无奈,我才真正自我反省,觉得自己是有幸的,毕竟读了点书,见过一些世面,也觉得应当做点事,为当地经济发展尽点力,为天下不平事尽份心。其实人在官场并不是真的就喝喝吃吃混日子,吃吃喝喝是世风,我们无力改变它,要紧的是你在这种世风下时刻不忘做点利国利民的实事。因为官场本身就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点,身在其中就得随时把握好自己的立场观点,协调好各方关系,使之朝理想的方向发展。所谓谈笑中强虏灰飞烟灭,说的就是政治策略运用的最高境界,不是有人说政治就是不流血不流汗的战争吗?西方人主张人性本恶,中国人主张人性本善,所以外国人上教堂多是忏悔,常说主啊!我有罪,中国人进庙宇多的是祈祷,常说神佛啊!赐福给我吧!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侬本善良,当然应该有个好报应,这是国人普遍的心态。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取向�
话一出口,魏宏益惊得合不上嘴,好久才感叹:“项市长你也这么说啊!好多领导都把这位置当恩惠施舍给年轻人的,又有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说实话要没有我老爸这层关系,还不一定能当上你的秘书呢!”
项自链又问:“以你一个有知识有见地又淡泊名利的明眼人看来,是不是觉得官场里挺滑稽挺可笑的?”
魏宏益从来没有听项自链探讨过如此严肃的话题,惊讶之余又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点过头后又后悔了,忙辨解似的说:“以前觉得官场里确是那么回事,下属见了领导就象j啄米,上级训下级就象刀切菜,大家公开场合讲些冠冕堂皇的话,做起来全是苟且之事,说白了都是为了一己之私,所谓创政绩不过是为了寻找升迁的基石。可自从跟上你以后,慢慢地悟出点道来,也渐渐地转变了看法。整天看着你忙前忙后,为了琼潮的建设事业日夜c劳着,一种责任感便油然而生。刚毕业分配到机关工作,总觉得委屈了自己,天天做着文字游戏,反正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写,学校里学的知识几乎派不上用常我常想与其这样懵懵懂懂地过着,还不如干脆去写小说更实在,弄得好还能混个作家头衔。”
项自链听了差点笑出声来,闷了好一会才说:“你也不用拍我的马p,这个环境差不多都被马p污染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今天要同你说这些话吗?一是因为你这股痴气,二是因为这一年来看到了你可喜的转变。说实话,开始时我还真不喜欢你做我的秘书。有句话你一定听多了,读千卷书还需行万里路。万里路是什么?不就是立身处世之道吗?培根就说过书不能多读,多读就是读死书死读书;书又不能不读,读书可以明理怡情养性。用孔子的话说读书就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那不过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实现,真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又有几人呢?人生在世不外乎名利二字,商场上得意,仕途上得志,学术上有所建树、艺术上有所创新,以上四种情况,差不多可以用来概括天下所有读书人的追求了。以你这股痴气,或许在学术研究上可以大展鸿图,可惜你已踏进官场的大门,要回头重来又谈何容易!再说天下哪条道路不是曲折绵长的,但只要用心经营,总会有所收获的。比起以前来,你确实有了很大进步,处人处事不再孤傲,不再是个狂生了。正因为看到你这些变化,今天才特地找你谈谈,希望对你以后的人生有所帮助。在琼台教书的日子里,我也有一股痴气,不过我是因为穷,穷得心生自卑。自卑又往往是自傲的方式表达出来,不愿同别人打交道,更不愿看人家的眼色行事,对当官的深恶痛绝。直到当上副县长以后,亲身体会到山区群众生活的艰难、生计的无奈,我才真正自我反省,觉得自己是有幸的,毕竟读了点书,见过一些世面,也觉得应当做点事,为当地经济发展尽点力,为天下不平事尽份心。其实人在官场并不是真的就喝喝吃吃混日子,吃吃喝喝是世风,我们无力改变它,要紧的是你在这种世风下时刻不忘做点利国利民的实事。因为官场本身就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点,身在其中就得随时把握好自己的立场观点,协调好各方关系,使之朝理想的方向发展。所谓谈笑中强虏灰飞烟灭,说的就是政治策略运用的最高境界,不是有人说政治就是不流血不流汗的战争吗?西方人主张人性本恶,中国人主张人性本善,所以外国人上教堂多是忏悔,常说主啊!我有罪,中国人进庙宇多的是祈祷,常说神佛啊!赐福给我吧!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侬本善良,当然应该有个好报应,这是国人普遍的心态。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