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1 部分
��有一手,登时喜形于色,齐齐望向了边让。

  边让心中志满意得,哈哈一笑,便要说出诸葛亮的计划。

  这个计划只要一经启动,西川的命运便被注定了。

  看着孟获和孟优焦急的样子,边让微微一笑道:“在说出这个条件以前,有一点我必须要代替我家主上向两位说明,这也代表了青州的诚意。”

  顿了一顿,边让肃容道了:“首先我家主上并不认为南蛮百姓真是蛮夷之人,在心中丝毫没有瞧不起南蛮的意思,更不会认为汉人就必须比南蛮人高一等,在我家主上看来,南蛮也不可能永远是这种面貌,日后若是两方互通有无,南蛮定然会繁荣起来的。”边让的这番话说的令孟获两人大吃一惊;在他们的心中早就认定汉人没有一个人是真的把自己这种南蛮人放在眼里;即便是青州军;现在也不会是出于利用的意图才来接近自己的;可是边让的这番话倒颇有受宠若惊之感。不过他们对于边让的话那也是半信半疑;这许多时候过去;孟获和孟优早就在益州官场上看穿了汉人那种面带微笑;不敬意间便致人于死地的手段。边让原来是打死他也不肯这般说的,但是边让自从听了祢衡的劝告,倒是时时刻刻记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在他的理解里,太史慈这位君子就是在和南蛮人谈判,然后利用交流的方式逐渐改变南蛮人,把南蛮这个地方变得不陋,既然人家孔夫子都这么的说了,太史慈都准备这么干了,他这个小小的名士还算得了什么?所以原本眼高过顶。现在却把这种和南蛮人交流看成是低三下四地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无比认真。魏晋时代的所谓名士风度就是这种德行,有的人耍帅还有个原则,比如说那位酒鬼孔融,可是也有人根本就是哗众取宠,做事情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完全凭心情决定,就像在历史上不久之后会出现的那位洪乔,原本满口答应给别人捎信件,可是半道上却把那些信件全都丢到水里。还说愿意飘到哪里就到哪里,能不能回到家中他老人家就不管了。完全是一种混蛋式的名士风度。

  边让虽然不是这种混蛋。但是也有点喜怒无常的架势,先在一想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在向孔老夫子致敬,登时放下了架子,在传达太史慈这番话的时候,那也是自然无比,没有半点心不甘情不愿的味道。看着孟获和孟优有点发愣地样子。边让微微一笑道:“当然,双方日后交流的事情那是以后地事情。但是我家主上却是带着这份诚意来的,希望两位能够明白这一点,若是能够明白我家主上的心意,那么两位对于我家诸葛亮军师的这个计划就不要疑神疑鬼,误以为我们青州军另有图谋。反而辜负了我家主上和军师的一番心意。”

  孟获这人是个急脾气,边让越是这般说,他越是心痒难耐,听到这里忍不住道:“边让先生,还是不要卖关子了。我兄弟二人对于太史慈大人和诸葛亮军师那是十分佩服的,更对两位大人地诚意没有半点怀疑。”边让淡然道:“若是如此,那在下便是把诸葛军师的主意告诉两位,其实这个计划很简单,那就是孟获大人到庞统那里向庞统说明,你们南蛮人要退出这场战斗,孟获大王要带领南蛮的勇士返回南蛮。”

  孟获和孟优闻言一愣,这个计划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始终认为青州军方会利用他们去攻击益州军队,以便加速西川战事的进行。可是大出他们所料的事情,诸葛亮根本就没有想着利用他们,而是反过来要孟获脱离眼前地这场战争,带领南蛮部众回到南蛮了事。看着孟获和孟优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边让微微一笑道:“两位大人以为如何?这个计划妙就妙在把所有问题简单化,庞统不是要分大王的兵权并且在暗中监视大王进而对付大王吗?我们可以完全不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