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0 部分
�青州军之计而已,因为太史慈拿不准司马懿在哪里,所以才会作出出兵涪陵的样子,我为的就是看看自己的反应。若是自己出兵追击太史慈地军队,那就证明司马懿一定去涪陵了。若是按兵不动,则司马懿一定在宕渠,但是现在自己分兵去巴川,还是疑兵之计,要青州军摸不清楚司马懿到底在哪里。

  众人闻言佩服,然后奋起抵抗西凉骑兵的进攻。西凉骑兵虽然不是攻城部队,但是他们拥有的神臂弓却可以进行抛s,一样可以压制城头。

  青州的神臂弓虽然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盟军中也有很多的军队装配了这种强弓,但是他们却没有掌握青州军抛s的用法,故此虽然占据了高度,但是却也占不到便宜。

  双方在城上城下来回s击,互有一些微不足道的伤亡,随后,关羽的大军出现了,西凉骑兵一见关羽出现,登时在太史慈指挥下停止攻城,再次在宕渠建立大营。戏志才看得心怀大畅,知道自己一番调动,青州军现在一定已经晕头转向,分不清楚司马懿在哪里了。关羽回城之后,益州军方大肆庆祝,虽然没有破敌,但是却让青州军来回疲于奔命,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事情,故此也算是胜仗。

  这要是换作在以前,根本就是不可想象。如此一来,青州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动摇了,至少,在对贾诩的为人十分熟悉的戏志才这里,青州军的脚步受挫。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茫无目的,在戏志才的眼里,现在青州军就处于这种茫无头绪的尴尬境地,要追击司马懿,却又不知道司马懿在哪里,试探了半天却又一无所获,给人了一种贾诩被人看穿了的无力感。

  在这一刻,益州军对贾诩的畏惧已经大为降低,再没有那种贾诩不可战胜的感觉了。

  殊不知道,青州军一方现在更是高兴非常,因为这么一折腾,戏志才地目光已经完全集中在了己方的身上,却想不到一小股青州军已经在郭嘉的带领下直奔焙陵而去了。当然,与此同时,戏志也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左翼。也许在他地心中以为只要有苟攸在就不会有问题吧?更何况,自己来到渠之后,原本首位渠的老将军严颜已经撤回了巴陵,使得自己和苟攸的后方全无破绽,又何惧之有?賠陵城外。郭嘉带领的五千人马已经趁着夜色遣过了大奖,来到了賠陵城外。若是换作以前,青州军绝对不会这么做,但是现在却不同,因为戏志才已经把大部分军队调到了宕渠和贾诩对峙去了。涪陵地防御开始紧缩,基本上放弃了江面的监视。

  这并非是戏志才托大,而是因为青州军没有攻破涪陵城的条件。涪陵城乃是益州大城,虽然现在城中的守军不到一万,但是凭借地利优势,没有十万左右地军队根本别想破城,而在此时,贾诩对峙,若是分兵出击涪陵,则一这瞒不过对志才,除非派出小股部队,但是小股部队又怎可能攻破涪陵城呢?

  而且涪陵城上有宕渠,左有巴郡,又有五溪,若是受到攻击。不用多长时间便可有援兵来救援,戏志才当然放心得很。故此,对这江面是否监视已经不再重要,倒是做好对焙陵的防御工作才是正经。

  因此,郭嘉的军队潜过大江来根本就是有惊无险。

  而在此时,司马懿等一行人已经来到了焙陵城。焙陵城的守将乃是刘备十分器重的人才阎芝,得知六人到来,当然十分欢迎,于是出城相迎。涪陵城的异动当然引起了郭嘉的注意,郭嘉当然知道这是因为司马懿等人入城,心中大喜。于是等候了于吉和左慈两人在城中作乱,自己等待攻城。

  夜,很快便来到了。

  阎芝带领城中的文武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