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
��呼,厅内只有几个人在交头接耳。可惜一个人也不认识。

  太史慈正傻站着,不知如何是好时,一声长笑扑耳而至,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年在四十许间、身穿华服的中年人昂然而来。

  身边则是个无论体形和手足均比人粗大、走起路来虎步龙游的豪汉,看衣着当是兵曹从事。

  徐盛在旁附耳过来低声迅速提醒道:“此人正是孔义,他当济南相时我在街上看见过他。嘿……没想到年轻了不少。”

  说话间,孔义已到近前。

  太史慈和徐盛忙行下属礼,尚未拜下,孔义已抢上前来扶着两人,灼灼眸光落到太史慈身上,大笑道:“人说见面不及闻名,我却要说闻名怎如见面,想我孔义足遍青州,还是第一次见到子义这般人才,难怪可令黄巾匪类闻风丧胆。说起来我倒要感谢乔肃那小子,这一病恰到好处,把你给我送来了!你我要多多亲近!”

  太史慈给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点不知所措,颇有点受宠若惊,要知自己虽然是西北六县的实权人物,但终非名门之后。孔义现在的态度让他颇不适应,同时心中亦再暗暗猜测孔义这热情的背后藏着什么意图。

  不过也可能因为自己此时的身份已经不一般了,这些世家子弟自当对自己改变了态度。即便如此,也是非常难得。

  同时对孔义的泱泱大度毫没架子亦感心折,若与刘繇刘岱又或者乔肃相比,纯以气派风度而论,这孔义要远胜那三人,一改太史慈凡世家子弟必狂傲的不良印象。

  这才细细打量孔义,只见孔义脸容带点酒色过度的苍白,容颜俊秀,眼精目灵,额角宽广,相貌堂堂,只是略嫌单薄,唇片亦不够厚重,颌下留着这时代文人常见的三绺须髯,有种天生福薄的惨淡相。

  看着孔义与自己谈笑风生,显是得意非常,一想到此人日后死于黄巾军之手,太史慈心下不觉惨然。

  孔义的出现自是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一声长笑更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众人纷纷向前靠拢。

  孔义仿佛想起一事,转身指着身边的大汉向太史慈介绍道:“子义,我来给你引见,这是我临淄城的兵曹从事武安国将军。”

  原来是武安国啊……等等,不对,北海悍将武安国!

  太史慈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眼前的人竟是在虎牢关前与战神吕布恶斗十余回合、被折一臂还可在赤兔马和方天画戟下脱身的武安国!

  他不是应该在北海国当官吗?怎么倒成了孔义的兵曹从事了?

  孔义倒是替他解开了疑问:“子义,武将军亦是武勇绝伦,想我临淄附近自黄巾之乱以来,地方少有安宁,是我孔族后生文举推荐而来。”

  难怪,原来是那个孔融推荐的作用。

  人的名,树的影,这武安国肤色黝黑,卖相不佳;不过双目藏神,给人种超卓不群的感觉。身体非常硬朗灵活,显然因大量运动而保持在极佳状态中,更有种由骨子里透出来的威霸之气,非常罕见。

  人才呀,可与吕布战到十余回合,可比曹c手下的乐进厉害多了,与高顺单打独斗也不成问题吧?要不是被折一臂,三国中当有其一席之地,太史慈不由生出招揽之心。

  忙向武安国亲切致意。

  不过这武安国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