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
; 这座伟大的古城历经两周两汉近千年,始终都是天下闻名的大都市。自古以来就兴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十分兴盛。

  至于纺织业更是发达,齐地从春秋时期开始,织工的手艺技术最负闻名,丝麻织品销往全国各地,号称“冠带衣履天下。”

  西汉皇室也在此设服官之所,称为三服官,专为皇室制作绮绣、冰纨、方空縠吹絮纶等精细丝织品。

  到东汉时齐郡虽没有服官之名,但仍属官府手工业。起先,三服官丝织物不过十箱,到汉元帝时(公元前四八至二三年),三服官扩至各有织工数千人,每年费钱数万万。

  正因为如此的繁荣,才与洛阳、成都、邯郸、和宛被当时人称为“五都”。

  这临淄城建筑于淄河西岸,西依时水,由大小两城巧相衔接而成。总面积达六十多平方里。

  虽说曾受黄巾战火,可是这刻的临淄已是一片兴旺,人口众多,经济繁荣。

  未进城前,远远看去,这临淄城气象万千,城郭相连,周围城壕宽广,呈不规则的长方形,随地势河道弯拐有致,以南门为正,所有城门均有凸出的门阙和护城,大大增强了对城门的防守力,气势磅礴。

  难怪以管亥之能尚不足以破城。

  进入临淄城内,自又是一番惊心动魄的景象。

  城内建筑宏伟,交通大道都以小城北的宫殿为中心,宗庙、官署和各级官吏的住宅,均集中在宫殿附近,城内街道两旁古树参天,不过此时都在烟雨蒙蒙之中。

  其中大城共有八座城门,横贯东西的两条大街是东大街和西大街,纵贯南北的大道共有两条,

  沿途尽是规模雄伟的的大宅院,听以前来过临淄的徐盛介绍,这些都是世家大族的宅第,院落数重,瓦顶白墙,单层院落,与街巷联排的普通民居,有很大的分别。

  太史慈留心观看,见到刻下行走的东面大街,宽可竟达两丈,可同时通行四辆马车,两边尽为店铺,当真十分繁华。

  而巷里则是次一级的道路,为居民的住宅地段,只供人行。

  整个城市街衢整齐,入目多是高墙大宅,门面都非常讲究,不愧为春秋战国齐国之都的气象。

  小临淄比之大临淄,又有不同面貌,少了大临淄的古朴宏伟,却多了几分绮丽纤巧。在装饰上更见多采多姿。城内街道,以南北向八条并行的大街,和东西向的四条主街互相交错而成。其他小街横巷,则依这些主街交错布置,井然有序。

  小临淄店铺林立,能想出来的卖买在此都应有尽有。

  或许东莱西北六县经济比这更繁荣,不过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上却是瞠乎其后。

  忽然间,太史慈有种不虚此行的感觉。

  是啊,自己自来这个时代已有四五年了,却终是有一种不投入的感觉,究其原因,自是因为自己一天到晚忙碌非常,根本就无闲暇感受这个时代的气息,而就在此刻,太史慈却像顿悟般,终于对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身份有了认同感。

  ===============================================================

  华灯初上时分。

  太史慈等人才刚抵达用来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