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很得意,非常得意:“你跟和珅按你们的想法来,走‘旱道’;爷带着那个韦小宝去找小九,解决那帮开地下钱庄还喊着反清复明的,走‘水路’,一起把咱们的银本位变成洋人普遍使用的金银复本位。咱们比一比,谁快、谁漂亮。”

  胤禛也挑眉:“你一向没有我快。”他是擅于蛰伏,但是一旦出手,就闪电般地迅速,要不然,前世他也坐不上那个位子。

  胤禩像是被踩到狐狸尾巴一般,漂亮的大眼睛狠狠瞪他:“但是我比你周全。”你以为谁都像你啊,刀子似的咄咄逼人,好像不把自己弄成鳏寡孤独不甘心似的。

  胤禛捏他的脸:“好,咱们就比一比。”

  说比就比,两人干劲十足地直接把已经打起小呼噜的康熙从小床上挖起来了,在打着哈欠一脸郁卒的老爷子面前讨了自家皇阿玛和四叔做证人,便各自动手了。

  韦小宝看康熙郁闷的眼色,帮他鄙视:“打情骂俏!”

  婵儿无视他们,他是出家人,不沾俗物:“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和珅现在是两个部的尚书,不过这对他这个兼职过三部还领军机的宰相来说,还算游刃有余,就是外交部刚刚设立,要跟翻译局合作培养人才,稍微琐碎了一点。

  他很清楚,要把银本位变成金银复本位,可是动国本的大事,千万得小心。

  胤禛自然要先弄清楚户部的本钱——三千多万两白银,一百多万两黄金。弘历那臭小子是奢侈得够呛,不过好歹还留了点本。

  可是,只有存银,存金明显不够……胤禛暗暗先放下这件事,继续跟和珅讨论这历朝历代通过银铜之间的差价谋取利益的痼疾。

  和珅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皇上,商人重利,您这样等于断他们一条大财路,而且闹得太大,会从官至民从中央到地方牵连无数的,现在商业刚刚搞起来,可不能让别人借着这件事做文章。铜贵银贱,古已有之,纸币之事更是从宋朝延续至今,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

  胤禛沉吟良久,抬眉问他:“你老实跟朕说,你……上辈子,做没做过这件事?”

  和珅知道胤禛不是在找他麻烦而是在套他的经验,不禁好笑:“皇上,这件事臣还真没直接插过手。您知道,咱们大清的税收是各地分别收取再上交朝廷的,所以,方便做这件事的,是地方的大小官吏。而京城是天子脚下,没人敢这么明目张胆。臣从来都是京官……最多做过他们的挡箭牌。”

  “……那么,你认为,朝廷里有多少他们的挡箭牌?”胤禛不露喜怒,淡淡问他。

  和珅没有直接回答:“若彻查,必然伤筋动骨。”

  胤禛也知道自己上辈子那些做法肯定行不通,想了想,忽然带着点得意看和珅:“既然你做过他们的挡箭牌,那么你应该知道,他们这些人,有多少能杀,剩下的可以吐多少出来。”

  和珅微微一愣,呵,这皇帝还学会算计自己了?不过想了想,还是不吝于展现自己的能力:“依个人情况不同,臣得回去好好算算,三天内会给皇上详细的单子。”

  胤禛点头,从御案上拿出一张印了皇帝私印的空白纸张给他:“这个,应该够让他们吐出来了吧?刘墉快回来了,山西刚好是工矿聚集之地,这件事就由他这个山西按察使提出来吧!”

  和珅更惊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