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话 真的挺能干
br />   这是唐颂缘第五次,近距离,与高跋彦说话。

  唐颂缘估计不记得。但是高跋彦,却记得很清楚。

  上一次,唐天主还亲自“赐”烧鸡给他…

  分食呢!

  就凭这一点,他高跋彦在一号站,便有着极高的声誉、地位。

  高跋彦自己也觉得,自己与天主算是亲近的。

  所以,唐颂缘问什么,他也直言不讳。

  …

  话说,自打一号站建立以来,迎来的第一波难民,就是来自扶余王城周边的那些。

  而后,大小扶余部落,共计涌来了75个。

  一开始还好,一号站这边,也没甚顾虑。所以,都是敞开了接纳。只是为了疏导人流、分区,才偶尔用一下铁丝网。

  全当临时性的分流网。

  但后来,“自由奔放”的各部扶余人,一旦多起来,问题也来了。毕竟,不是人人都见识过“天威”!

  随后,也就是大约在1月,来自橐离故都的部落,先是不管不顾的“抱怨吃喝不公”;可问题,他们才来一两天…

  接着,他们纠结其他部落,把王城诸部,给打劫了。

  一号站虽然组织了“平乱”,但,效果很差。甚至,让不少扶余部落觉得,是“高句丽人和汉人”故意虐待扶余人。

  之后,偷抢事件频发。

  为此一号站还陆续“牺牲”了十几位。

  遗体就掩埋在一号站北山…

  所以不得已,一号站把预计空投区域,都用铁丝网围了起来。

  这样,一来可以减少物资被哄抢;二来,也能给一号站主体,提供一定的保护。

  等后来,各部“权贵”,开始学习着、组织着“大宗”交易,并渐渐融入“救济区域”后,各部落,才算相安无事。

  可即便如此,那些扶余青壮,尤其是十几岁的半大小子,还是经常翻越铁丝网,混进来,偷空投物资和库存物资。

  于是乎~

  一号站的管理层一商量,便决定,把一部分,原本该分流给三号站的土著壮丁,留下来一些人,充当搬运工和“巡逻队”。

  等他们干了一段时间后,正好,也吃喝养壮了…

  再让他们护送收购回来的牛羊、皮毛、土产,前往三号站。

  等于把“劳动力”,有效的利用起来。同时,也能节省人手,对扶余部落实施“武装威慑”。

  至此,3月以来,虽然有新的部落来此,却不再出现混乱。

  而当时闹事的“主力”,也大多被“邀请”,送去了三号站…

  所以说…

  刚才惹事的,真的是没见过“天兵”的土包子、临时工。因为,他们再干几天,就得启程出发,护送货物赶往烟集了!

  还有一点,也是造成这个“意外”的次因。

  那就是,0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