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部分
到建宁城门口。可是,建宁人并不认为吃亏,因为这挽舟岭是荒山野岭,不比从泰宁城门口划给将乐的余坊,那可是富庶之地。建宁人编了民谣代代传唱:“泰宁仔,呆是呆,得了挽舟岭,丢了余坊街。”现在李春烨想:他们为什么不后悔丢了这么漂亮的山水?
“噢——,我走不动了!”景翩翩气喘吁吁,一p股在岩石上坐下。
李春烨站立在景翩翩身边,俯瞰长长逶迤的溪流,看着镇子边上的石桥,想起她的诗,随即吟道:
石桥横溪水,华月流青天。
桥上步罗袜,可是凌波仙。
李春烨紧接问:“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溪流?好像,你写过好几首溪流。”
叠起江南恨 四(4)
“你看溪流多美啊!它的水是奔流着的,跳跃的,欢唱的,漂着花瓣儿,还带着百花的芬芳……”
“你如果到北方就惨了,肯定一句也写不出。那里的河水要么微波不兴,死气沉沉;要么发疯样的咆哮,浑浊得要死……”
“难怪你要回来……哎——,我们不走,就住这!”
“我们今天是住这。”
“我是说……哎,对了,你的福堂为什么不盖在这?”
“这……”这问题李春烨想都没想过。
“你呀——,难怪你不会写诗,只会做八股文!”
晚上,月亮出来,又多几分诗意,以致景翩翩迟迟没有睡意。她和李春烨在月下没完没了地聊天,直到他连连打哈欠。他不想扫她的兴,可是年纪不饶人,确实顶不住。然而,一回自己房间,他的睡意又全然没了。隔壁孤零零的是他魂牵梦萦多少时日的景翩翩啊,能就这样睡着吗?他想入非非,又自责不已,转辗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他想:她如果……可是如果的一点儿动静也没有。这夜太美,景翩翩睡太香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叠起江南恨 五(1)
翻过高高的挽舟岭,便到上坪。这里到建宁县城只有十来里地,时候也不迟,稍微吃苦些,完全可以在天黑时赶进城里。可是人们大都不这样,而要在这里歇上一夜,第二天轻轻松松进城。再说,第二天一早从这里出发,可以在上午进城,比下午晚上吉利。还有,在这停一夜,可以命仆人先进城,准备好鞭炮什么的,风风光光。如果是傍晚进城,不是“锦衣夜行”吗?因此,在这里形成一个驿站。
上坪并不平坦。这是大山高处一个山坳,山谷很浅,三面敞得很开,村子就落在中央,像贵人端坐在太师椅。从大山之巅奔流下来的小溪,至此一分为二,环绕着村子,又在房前屋后形成一个个荷池。池边房屋大都是高墙深宅,门楣题匾,雕梁画栋。小楼临着荷池,美人靠不乏佳人,连戏台也在池边,与观众隔着池子,仿佛是在荷叶莲花间翩翩起舞。谁也想不到这大山深处会突然呈现一派苏杭景象。
据说以前这里人丁兴旺,有个浙江的打锡师傅每年都要到这村里头来打锡酒壶之类,一进村要忙上三四个月,你想该有多少人家?有一年,锡师傅发现村口的泉眼开地花,连忙拿衣裳下去浸,浸完跑回浙江家里,拧湿祖坟。从此,他们家族一天比一天兴旺,这个村却一天比一天衰败。当年的盛况,你可以从到处的残垣断壁看出来。还有村口那小�
“噢——,我走不动了!”景翩翩气喘吁吁,一p股在岩石上坐下。
李春烨站立在景翩翩身边,俯瞰长长逶迤的溪流,看着镇子边上的石桥,想起她的诗,随即吟道:
石桥横溪水,华月流青天。
桥上步罗袜,可是凌波仙。
李春烨紧接问:“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溪流?好像,你写过好几首溪流。”
叠起江南恨 四(4)
“你看溪流多美啊!它的水是奔流着的,跳跃的,欢唱的,漂着花瓣儿,还带着百花的芬芳……”
“你如果到北方就惨了,肯定一句也写不出。那里的河水要么微波不兴,死气沉沉;要么发疯样的咆哮,浑浊得要死……”
“难怪你要回来……哎——,我们不走,就住这!”
“我们今天是住这。”
“我是说……哎,对了,你的福堂为什么不盖在这?”
“这……”这问题李春烨想都没想过。
“你呀——,难怪你不会写诗,只会做八股文!”
晚上,月亮出来,又多几分诗意,以致景翩翩迟迟没有睡意。她和李春烨在月下没完没了地聊天,直到他连连打哈欠。他不想扫她的兴,可是年纪不饶人,确实顶不住。然而,一回自己房间,他的睡意又全然没了。隔壁孤零零的是他魂牵梦萦多少时日的景翩翩啊,能就这样睡着吗?他想入非非,又自责不已,转辗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他想:她如果……可是如果的一点儿动静也没有。这夜太美,景翩翩睡太香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叠起江南恨 五(1)
翻过高高的挽舟岭,便到上坪。这里到建宁县城只有十来里地,时候也不迟,稍微吃苦些,完全可以在天黑时赶进城里。可是人们大都不这样,而要在这里歇上一夜,第二天轻轻松松进城。再说,第二天一早从这里出发,可以在上午进城,比下午晚上吉利。还有,在这停一夜,可以命仆人先进城,准备好鞭炮什么的,风风光光。如果是傍晚进城,不是“锦衣夜行”吗?因此,在这里形成一个驿站。
上坪并不平坦。这是大山高处一个山坳,山谷很浅,三面敞得很开,村子就落在中央,像贵人端坐在太师椅。从大山之巅奔流下来的小溪,至此一分为二,环绕着村子,又在房前屋后形成一个个荷池。池边房屋大都是高墙深宅,门楣题匾,雕梁画栋。小楼临着荷池,美人靠不乏佳人,连戏台也在池边,与观众隔着池子,仿佛是在荷叶莲花间翩翩起舞。谁也想不到这大山深处会突然呈现一派苏杭景象。
据说以前这里人丁兴旺,有个浙江的打锡师傅每年都要到这村里头来打锡酒壶之类,一进村要忙上三四个月,你想该有多少人家?有一年,锡师傅发现村口的泉眼开地花,连忙拿衣裳下去浸,浸完跑回浙江家里,拧湿祖坟。从此,他们家族一天比一天兴旺,这个村却一天比一天衰败。当年的盛况,你可以从到处的残垣断壁看出来。还有村口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