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皇上耍小孩脾气,没几天又想魏忠贤了,召他回宫,反而切责杨涟捕风捉影,爱出风头。内阁首辅叶向高,为人光明忠厚,德高望重,便请他出面率领众人继续进谏。他为难说:“你们不要开玩笑!要知道,魏忠贤虽然有些过分,可他对皇上忠心耿耿。如果惩处了他,恐怕再也找不到那么忠心的人。我老了,不惜以身报国。我担心的是,如果皇上不采纳,又得罪了魏忠贤,你们以后怎么办?”
叶向高来个折中,建议让魏忠贤体面地辞官。这建议得到更多官员的支持,连抚宁侯朱国弼也上疏说魏忠贤宜罪,希望皇上命其闲住夺禄三年。李春烨于公于私权衡一番,觉得这建议最妥,终于也站出来写一疏,表示理解“皇上诚念魏忠贤,当求所以保全之”,认为“而今保全忠贤之计,莫如听其所请,且归私第,远势避嫌,以安中外之心”,强调“中外之心安,则忠贤亦安”。但皇上还是一一驳回。
何以度潇湘 一(3)
在这种情况下,工部屯田郎中万燝还想弹劾魏忠贤。他冒雨到李春烨府上商量,说:“皇上真会容忍一个太监祸国殃民啊?我才不信!”
“唉,怎么说呢?”李春烨真不知道怎么说。
“我来写个疏——我们一起写,我才不信我们这么多人会斗不过他一个阉人……”
“算了吧……”
“不能算!”万燝义愤填膺。“太祖有训:‘太监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王振、刘瑾那类大阉,没让我们受够吗?难道又要出个魏忠贤?”
“说得也是……可是,可是……我看,不至于吧?”
“不至于?你还没看出来?还要等他胡作非为够了,才……才、才马后炮,说是惩治他多英明?够了!太监灾难,早让国人受够了!”
李春烨的心给说得够沉了,但他仍然不相信魏忠贤会成祸国殃民的王振或者刘瑾。他缺乏想像力,或者说预见性。何况对于他来说,魏忠贤与万燝是手心手背。他一时不知说什么为好,只是举杯请万燝喝酒。
“喝个p!”万燝挥手将李春烨的杯子挡开,不意用力过猛,将那杯给挡到几尺开外,响亮地砸到地上。
“火气那么大干什么哩?再怎么样,酒是要喝啊!”李春烨边小心劝道,边起身去拾捡那银杯子。
万燝霍地站立起来,直问:“你写不写?”
“坐下!”李春烨回到桌边,拉万燝一起坐下。“坐下来慢慢说吧!”
万燝不肯坐下,追问:“你写不写?”
李春烨抬头望了望万燝的脸,松了手,不再拉他,低下头说:“说实话,我不想再写。你想想……”
“土——狗仔!”万燝咬牙切齿骂道,扬长而去。
“土狗仔”这话比什么骂都更让李春烨伤心。这骂有来由,得追溯到泰宁第一个状元叶祖洽时代。当时,江西人王安石当宰相,实行新政,起用一批新人,有很多江西和福建人及第,包括泰宁的叶祖洽,泉州的蔡确等人,被称为“南来一路人”。王安石的新政受到强烈反对,甚至连华山山崩,彗星出现,以及天旱天雨,都说成是推行新政的结果。最后说王安石犯有欺君之罪,硬是把他拉下马。这些反对者包括蔡确,当他看到神宗皇上有疏远王安石之意时,竟不顾知遇之恩,上书参劾王安石,制造了多起冤案。王安石气得吐血,临死时大骂“�
叶向高来个折中,建议让魏忠贤体面地辞官。这建议得到更多官员的支持,连抚宁侯朱国弼也上疏说魏忠贤宜罪,希望皇上命其闲住夺禄三年。李春烨于公于私权衡一番,觉得这建议最妥,终于也站出来写一疏,表示理解“皇上诚念魏忠贤,当求所以保全之”,认为“而今保全忠贤之计,莫如听其所请,且归私第,远势避嫌,以安中外之心”,强调“中外之心安,则忠贤亦安”。但皇上还是一一驳回。
何以度潇湘 一(3)
在这种情况下,工部屯田郎中万燝还想弹劾魏忠贤。他冒雨到李春烨府上商量,说:“皇上真会容忍一个太监祸国殃民啊?我才不信!”
“唉,怎么说呢?”李春烨真不知道怎么说。
“我来写个疏——我们一起写,我才不信我们这么多人会斗不过他一个阉人……”
“算了吧……”
“不能算!”万燝义愤填膺。“太祖有训:‘太监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王振、刘瑾那类大阉,没让我们受够吗?难道又要出个魏忠贤?”
“说得也是……可是,可是……我看,不至于吧?”
“不至于?你还没看出来?还要等他胡作非为够了,才……才、才马后炮,说是惩治他多英明?够了!太监灾难,早让国人受够了!”
李春烨的心给说得够沉了,但他仍然不相信魏忠贤会成祸国殃民的王振或者刘瑾。他缺乏想像力,或者说预见性。何况对于他来说,魏忠贤与万燝是手心手背。他一时不知说什么为好,只是举杯请万燝喝酒。
“喝个p!”万燝挥手将李春烨的杯子挡开,不意用力过猛,将那杯给挡到几尺开外,响亮地砸到地上。
“火气那么大干什么哩?再怎么样,酒是要喝啊!”李春烨边小心劝道,边起身去拾捡那银杯子。
万燝霍地站立起来,直问:“你写不写?”
“坐下!”李春烨回到桌边,拉万燝一起坐下。“坐下来慢慢说吧!”
万燝不肯坐下,追问:“你写不写?”
李春烨抬头望了望万燝的脸,松了手,不再拉他,低下头说:“说实话,我不想再写。你想想……”
“土——狗仔!”万燝咬牙切齿骂道,扬长而去。
“土狗仔”这话比什么骂都更让李春烨伤心。这骂有来由,得追溯到泰宁第一个状元叶祖洽时代。当时,江西人王安石当宰相,实行新政,起用一批新人,有很多江西和福建人及第,包括泰宁的叶祖洽,泉州的蔡确等人,被称为“南来一路人”。王安石的新政受到强烈反对,甚至连华山山崩,彗星出现,以及天旱天雨,都说成是推行新政的结果。最后说王安石犯有欺君之罪,硬是把他拉下马。这些反对者包括蔡确,当他看到神宗皇上有疏远王安石之意时,竟不顾知遇之恩,上书参劾王安石,制造了多起冤案。王安石气得吐血,临死时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