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部分
��部尚书夫妇振臂一呼,原来支持二皇子的全都改拥立皇长子去了。

  中宫所出的嫡长子继任皇位,名正言顺,天经地义,而且皇长子仁厚忠孝,礼贤下士,善纳谏言,拥有一个储君所必备的优良品德,不立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皇子,难道要立那个荒y无德的二皇子吗?!

  也许二皇子没有百官说的那样差,只可惜,他今年比较背。

  他一时意气,得罪重要谋臣仅仅是根导火索,关键是同批被绑架的人,皇长子那边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二皇子这边却是损失惨重,他没在第一时间慰问死难家属,他忙于关心夏侯雍,这让支持他的公侯伯家主很不痛快。

  夏侯雍确实是一员猛将,据锦衣卫调查结果,夏侯雍砍死的人比所有人干掉的总和还要多。但那又怎么样,那些死掉的小公子都是各家金贵的嫡孙。

  没人要二皇子痛哭流涕,但好歹表示下悲痛吧,他们的孩子可都是为了保护他而死的诶。

  二皇子没空,他赶时间给夏侯雍撑腰,帮他找房子安顿据说被正房虐待得活不下去的庶母。

  想要各家再支持二皇子上位,在这当口,很难。

  就连后宫嫔妃都参一嘴,夏侯雍这人够狠够猛够拼命,但是人品太卑劣,宠幸这样的人的二皇子只怕德行也是有亏的。

  大皇子就不同了,在那样危急的时刻,还能瞻显天家风范,宅心仁厚说的就是皇长子。

  于是,在众志成城地请求下,魏景帝不得不同意,册立皇长子昊为储君,挑选太子师开斋教课授以帝王学识,设立东宫属官。

  皇太子出阁。

  卅三回 思量着,空错放 御姐威武(上)

  前回说到瑞王余孽大闹京都皇城,目标直指当年背叛自己、支持景王为帝的宣同总督顾照光,绑架其女,并诸多皇嗣。此案情内幕重重,牵连甚广,朝中风云变幻,真凶难测。

  顾照光认为此难因由在争东宫,为免爱女继续受累,顺势支持皇长子为储,以图一劳永逸。

  皇太子确立后,皇宫办封赏宴,主要出席者为瑞王绑架案中荣立大功者。

  魏景帝、李太后道洛江笙、夏侯氏兄弟等人不顾个人生死,勇救皇子,又为国除掉j孽,必得大加奖赏。

  夏侯俊的名字提前送入宗室,成为忠肃公府不二接班人;洛江笙也封得世袭爵位,两人弱冠未满,破格选入东宫,成为最年轻的正式太子属臣。

  而夏侯雍因为一些谋害皇长子的风言风语,或者说,他的张狂得罪了大部分世家夫人,他的封赏大打折扣,只得一个千户加黄金百两。

  事实上,像他这个年纪就拥有千户军衔的年轻人极少。

  不过,与二皇子给他求的忠勇伯(侯)这样的爵位比起来,京畿卫千户这个职衔的分量就明显轻了;哪怕皇城禁军京畿卫这个位置其实很重要。

  轮到顾总督家的闺女,这位小姑娘的功劳那是没得说的。

  没有她,人质们保不齐全灭。现今城里最卖座的说书故事,就是顾家千金如何力挽狂澜大展神威救皇子的传奇,传得比她兄长那档段子还精彩厉害。

  再搭上顾家那一门显赫的家世,赏什么都似乎配不上顾家小姑娘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