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才。

  陶清风也用结结巴巴的英文婉拒他的好意说:“我在大学阶段还是想留在国内比较好。”

  至于华国影视大学,更是第一时间就给陶清风打电话来,担心他改弦更张,被别的学校拐跑了,再三确认:“清风,你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读我们华影吧?”

  陶清风笑道:“您放心,我做事,是不会半途而废的。”

  招生老师又迟疑道:“你要报的……是表演系吧?”

  事实上,论文出版和满分作文,一度让招生办老师觉得,陶清风去报编剧系也大有可为。至于最近在重拍《东归西渡》的消息……则让他觉得,陶清风要是想报导演系也够格。

  这个陶清风,怎么那么全才。

  陶清风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填志愿时也并没有更改。事实上,这些事并没有花他多少时间,因为他已经进组《东归西渡》,开始正式导戏了。他要抓紧时间,在十月前,按照进度,完成这部电视剧的大半拍摄任务。

  第127章 婚戒

  新手上路的导演陶清风, 除了抓紧时间看一点导演拍摄机器的技巧指导类书籍, 更多的是和夏星痕讨论《东归西渡》这个故事。

  亲眼目睹过编剧协会和少壮导演派之间争斗的漩涡, 陶清风虽然在技术上算不得很成熟,但他懂得一个道理:要真正做好一部剧, 决不能由着自己私心肆意妄为。要把力留给制作本身,要多和演职人员沟通交流,以达到让故事“诚意”和“尊重”观众的效果。

  “《东归西渡》不失为一个好故事, 但想要抓住如今的观众,必须更下功夫。”这是陶清风和夏星痕一致商量的改进意见。从前《东归西渡》的剧本,让陶清风觉得刺痛, 那些思想灌输,像是把人强行拽到一个政委面前, 很严肃地说“我和你谈谈”式的按头强灌。内容是高大上的, 但一般观众, 要么不明觉厉,要么就“告辞换台”了。

  “淡化意识形态, 加强角色魅力, 深织故事线索。”夏星痕告诉陶清风,“我是按照这种思路来修改剧本的, 你懂吧。”

  陶清风领悟力惊人:“懂了, 合该如此。”

  电视剧不是新闻联播或者历史教科书。

  陶清风道:“你听我理解得对不对:为了意识形态而牺牲的理由, 在政治上是没有错的。但是对于观众来说缺乏情感烘托。在不改变这种意志的情况下,你增加的细节,比如第一章 里云向磊的同学无辜被卷入事变, 比如云向磊在洋人公馆里靠智谋化险为夷……都是在感情上强化‘合理性’。从前高不可攀的旗帜变得触手可及了。”

  夏星痕赞许点头:“看出变化了?又把剧本背完了吧。很好。”夏星痕继续道:“受众观看电视的目的永远是‘好看’。这种‘好看’来自于神上获得感和满足感。无论怎样的表现形式……都必须尊重这条规律。这是商业创作的核心要素。只要电视剧拍出来还要给人看,就不能违背。”

  陶清风获益匪浅,毕竟夏星痕在这行淫浸良久,又得过那么多奖,他对这个行业的把握,并非陶清风朝夕之间能望其项背。交流多多益善。

  而且陶清风并不去导夏星痕的戏,剧本是对方写的,对方想走的就是这样一条不受导演掌控的路,才会自己来投资。靠自己入戏能把握得更好,估计夏星痕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的导戏方法比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