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的看着穆允歌:“你们在谈什么呢?这么开心?”

  安嘉瑞看了他一眼,又忍不住看了眼身后的落塔,有些啼笑皆非,品出了几分落塔的小心思。

  穆允歌施施然回手,道:“将军来的挺快啊?”

  都天禄听闻他这话中意思,话便如从牙缝中挤出的一般:“怎么?穆先生觉的我来太快,打扰你了?”

  穆允歌慢悠悠的看了眼落塔,抱起瑶琴,对安嘉瑞道:“闻君一言,胜过十年书。”他又似笑非笑的看了眼都天禄:“既然来了旁人,我倒不如先回去了。若是嘉瑞有心……”

  都天禄品着他话中旁人二字,便越觉看他不顺眼,但思及嘉瑞,方才没有当场翻脸。

  穆允歌抱琴飘然离去。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还有一章~

  是讲辞国的事~有太后出场~

  么么哒!

  70.辞国 太后/邵学义

  辞国都城。

  城门口, 边道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已无袁三军当初踏破城墙之痕迹, 百姓似乎也迅速遗忘了当初城门被破的惊恐,回归至平凡的生活中。

  笔直的官道上, 有一众年轻文人正在依依惜别,互赠诗词。

  邵学义牵着马百无聊赖的听着这几个昔日同窗而今大多都是官场老手的送别词, 倒不能说他们水平下降,只是不复往昔拳拳爱国之情, 多了些油腻。

  好不容易待他们挨个做完词, 他神一震,正欲说些什么, 却见最先作词的平孟长叹一声, 几多担忧道:“此去蛮夷之地,邵兄怎不多带些人手,就这区区两个仆从, 怎能护好你的安危?”

  身后人便附和道:“平兄所言极是, 也不知邵大人如何想的, 怎把此事交于邵兄呢?这不是把你往……”他讪讪的停下话, 一副不忍直言的模样。

  邵学义确实只带了两个人, 一牵马的小童,一沉默寡言的护卫,皆是不出挑的, 配着他邵相国嫡孙的名头,确实有些寒酸了。

  见邵学义不言,另一人便在一旁不平道:“不若我们与邵兄一起去找那糊涂派事官说个清楚,怎把这种谁都不愿干的事推到邵兄身上了呢?怕不是他了旁人的贿赂?”

  邵学义几乎失笑,就凭着他爷爷是邵相国这个名头,便是借对方一百二十个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讲此事推派到他身上。只是……此事乃他自己讨来的,怪不得旁人。

  又有一人在一旁道:“邵兄你父亲难道没有说什么?便是求求邵宰辅,顶多服个软……”他似是一腔好意,为邵学义出谋划策。

  邵家一门显贵至极,邵相国,邵宰辅,皆是敬称,便可看出其荣盛不衰之势来,邵相国方退,邵宰辅便入了中枢,至于邵学义,几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宰辅,只需给他些时间,一门三宰相,指日可待。

  所以当邵学义提出要替太后去大金做那和亲特使时,邵相国几乎以为他也被慎昭昭所惑,震怒不已,但任他棍棒加身,禁闭不断,邵学义死活便是不松口,铁了心要去那大金走一趟。

  邵相国到底是年纪大了,心软,便松了口,让他此去死活不论,好自为之。

  方才出得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