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束世家权力,改革士子进身之阶势在必行,朕也深以为然,但如今见到的寒门种种腐败乱象,朕在想,若寒门上位,真的能为天下、为朕出力吗?还是成一大毒瘤?”

  王桁:“那也是寒门起势后之事,若因寒门将来会有的败坏而弃之不用,岂非因噎废食?”

  杨昭:“先生是定陵王氏家主,为何不曾替家族考虑……朕并非怀疑先生高义,只是家族长养子弟,子弟长成后反哺家族,古来如此。朕当日考虑不够,一心变革,于先生并未考虑稳妥,今日想来朕已是重重受阻,先生恐已步履维艰,累及先生,朕心甚愧。”

  王桁:“陛下不必心怀负疚,此事艰难,然臣虽九死而无悔。至于变革中的种种问题,陛下可有疑虑?”

  杨昭:“正是如此,请先生为我解惑。”

  王桁:“近来诸事皆是由变革而起,若无变革,朝中可相安无事三十年。然而三十年后当如何?况,臣等能不变革,但陛下不能。臣等若不变革,锦衣玉食,貂裘禄马,今日如此,三十年后如此,百年后仍旧如此,然而陛下呢?陛下当何如?再者,因循守旧难以成事,‘事殊则事易,事易则备变’,商鞅变法、吴起改革,何以一成一败,皆在坚持与不坚持之上。”

  杨昭:“朕受教,劳先生担忧。”

  这样一段,按照叶程、黎严、萧琰的顺序表演完,在这一段上差异最大的依旧是萧琰和黎严。

  黎严诠释的王桁心怀天下、大公无私,而萧琰诠释的王桁在和齐帝杨昭的谈话中令人信服,但细节处又可见他并不是一个良善的人,比如坐实寒门也不怎么样的事实。

  韩维晋把三个年轻人的表演从头看到尾,没发表任何看法,只是现在突然问:“你们觉得一个混迹朝堂如鱼得水的世家子弟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对于萧琰来说很简单,需要思考的是该如何“温柔”地回答。

  于是他答道:“审时度势、心狠。”

  或许还有其他要素,但这二者必不可少。

  韩导点了点头:“对,心狠。”

  就让来试镜的三个人回去等通知了。

  走的时候,黎严匆匆离开,叶程落后几步,瞥了萧琰一眼淡淡地说:“新人表现不错,哪个公司的?”

  赵纪从旁边挤过来,把萧琰护在身后:“这是我们天华新人,以后遇见了还要劳烦叶先生作为前辈前辈多关照了。”

  叶程冷笑一声没接话,戴上墨镜走了。

  “啧,这种脾气,姓方的能把他捧成现在这样也是不容易。”姓方的指的是叶程经纪人,过去为了捧手下的艺人,他和赵纪两人没少过招。

  “对了,这事儿成与不成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不要多想了。”话说到一半,经纪人又道,“我跟你说这个干什么,你小子比谁都心大。”

  萧琰眨眨眼:“多谢夸奖。”

  第十六章

  每天持续着公司听课——食堂进餐——宿舍休息日常的萧琰,生生把娱乐圈活成了高中校园。

  上次试镜的第四天,在他认为自己落选的时候剧组打来电话,通知他试镜过了。

  赵纪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