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他一眼,然后小声道,“他说既然次卿都去得楚国,校尉也未必去不得。”

  真是多话的老头,严江心中瞬间明了,王翦那老狐狸就是看自己在楚国溜达,而又怕把李信憋坏了,索性祸水一引,暗示他来找自己。

  “那不知李都尉探听到什么消息?”严江冷笑着问。

  李信的自信终于回到了眉目之间,对兄长道:“楚王憾年岁尚青,楚国大事皆决于其舅李园,其人与屈景昭三皆不合,楚国府兵虽归项燕统领,却多各为其战,只要我等如李牧那般离间项燕与楚王关系,必能有所得。”

  “你这消息很过时啊,”严江轻哼一声,“李牧之事后,天下皆笑赵国自损长城,你真当别人都是傻的?李园是楚王舅舅,荣辱一体,怎么可能像郭开那样为秦灭赵。”

  李信思考了一下,认真道:“我做不到,但江兄你必是可以的。”

  严江摇头:“王翦将军心中有数,必能胜之,你我莫要节外生枝。”

  李信有些失落,但又很快打起神:“无妨,我这次来,还准备探看楚国粮道……”

  他一一数着自己在楚国的见闻,严江这才知道,这位少将军这半年来学习楚语,就为了一血前耻,他也没准备妄动,只是想做得更好一点。

  到底是的好友,严江便打算帮他一把:“你可想知楚军消息?”

  李信眼睛一亮,立刻说是。

  “那就跟着我,帮点忙吧。”严江有些嫌弃地道,“大战在即,你一个外地人,别乱打听,得落进楚人之后,丢大秦颜面。”

  希望之火再度点燃,败军之后,李信头一次勾起嘴角:“全凭次卿做主!”

  ……

  于是晚上陛下悄悄从阿江留下的窗户门里飞来时,就看到李信这小子居然在和阿江一起做手工!?

  楚地多竹,严江选了五年以上的老竹,让李信劈成细条,打磨光滑,放在席边。

  普通的竹条在严江手里仿佛展现出蓬勃的生命,竹骨细滑,钻孔粗大,再把粗糙的麻线浸桐油捻细,绕在竹骨之中,穿入细竹条,一把伞的骨架便成形了。

  春秋之世已经有伞,传说是鲁班之妻所做,但都是不能起的大伞,又称华盖,皆为权贵所能用,普通人能戴个斗笠,都算是有钱人了。

  他做的伞只有八骨——这样在木圈里打孔才方便,多了他的手艺是做不来的,然后以鱼胶沾上白绢两层,画上一枝藤萝花,花下随意两笔就是个看不清的朦胧女子,刷上桐油,便是一把致的油纸伞了。

  “此物有何用?”李信面露困惑。

  严江微微一笑,拿着做好的伞走到门外撑起,悠然道:“敲门。”

  一只陛下突然落到他肩头,抬头用探究的目光看着这把伞,目光落到那个应约朦胧的女子背影上。

  严江伸手弹了一个鸟胸,笑了句酸鸟,便起伞,给陛下投喂老鼠干。

  陛下淡然地吃着,它才没有酸,只是保持应有的jing惕罢了。

  老实说,这一路上看着阿江渣回来,它也挺爽地。

  李信拿着伞思考片刻,终于明了:“这是,要送楚地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