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
��色。山林是山林,溪流是溪流,石头是石头,连花草也都是野生的,疏疏密密任由性情地生长着。山寨看来生意确实清淡,连工作人员也没几个,给人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山区的自然村落。有几只普通的山狗在闲逛,见了达摩两个,虚张声势地叫了两下,也就算了。其中一只来到茹嫣跟前,耸动鼻子在茹嫣的裤腿上一个劲儿嗅着。达摩说,你身上有狗味呢。

  说着,屋里就有人出来了。

  紫岩山寨的人带了他们两个看了住房,都是那种新建的原木小屋,每栋有四五间客房,每间可住两三个人,总共可以接待七八十人,万一多了,可以加床,还可以打地铺。山寨的人说,都是木头地板,架空的,隔潮得很,晚上要冷了,可以给你们烧火盆。

  这些,都是茹嫣极喜欢的,还没谈价钱,便一个劲说,太好了,太有意思了!我就睡地铺。

  山寨的人很得意,说,我们这地方,是那种有品味的,才喜欢。我们有电,就是不想用空调,喝泉水,吃野菜,烧柴火,绿色旅游,就是这个意思。

  谈好了房钱饭钱,达摩签了一个协议,交了一千元定金,事情就算办妥了。

  等待下一班车还有两个小时,山寨的人便留他们在自己的食堂里吃了便饭。吃完饭,达摩和茹嫣下到停车场,在山口边一块岩石上坐下,等车,看风景,看蓝天,看远处的云山雾海,一大口一大口呼吸山里的好空气。达摩静静地坐着,坐得也像一块石头,像在想什么,也像什么都没想。

  和达摩在一起,茹嫣很踏实,很宁静。仿佛是一个可以依赖也可以熟视无睹的兄长,尽管感觉中他比自己还要矮小半个头。达摩是那种初初看起来全然不会引人注目的人,但是相处时间久了,你会觉得他哪儿哪儿都很让人舒服,就像山里的风,无形无影却爽然适意。在他那儿,没有不可消解的愁苦,也没有不知轻重的骄狂,只有一种淡定超拔的沉静,一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通透。你不说,他也知道,你说了,他也懂得,他不给你火上浇油,也不给你隔靴搔痒,他会不经意地用极简略的方式,给你化解掉心中的块垒。就像一个好的按摩医师,谈笑间,就给你将扭了筋淤了气的地方疏通了。茹嫣便想起那个本来为男人发明的词儿,红颜知己。对于女人来说,可不可以叫做蓝衫知己呢?茹嫣想,不论网络给自己带来多少烦恼苦涩,结识了这样一个人,也值得了。

  卫老师的追思会依然在紧张筹备当中。茹嫣从达摩那儿接过了一些活,自己在家干着,收发邮件,校改稿子,有些手写的文稿还须录入,然后拷盘拿到外面去打印。一边干着,一边读着,就觉得卫老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那些写稿的,不论是卫老师的同龄人,还是年轻后生,也是一些了不起的人,他们的思想,常常像暗夜的电光,让人震慑又让人炫目。他们想着那么多自己不曾想过的问题,他们用那样生动犀利又那样美丽的语言,叙说着自己曾认为是那样坚硬生涩的话题。她发现,这个世界上是有两种诗的,一种是情绪的,一种是精神的,前者像海涛像流云,后者就是电光与惊雷。

  66

  临到开会的一周之前,达摩说要印一张纪念卡,需要卫老师的一张照片,让茹嫣去赵姨那儿找一张。

  赵姨拿出几本相册让茹嫣挑。茹嫣一下就看中了那次卫老师八十大寿照的一张,是抓拍的,卫老师和赵姨两口子不知为什么正在笑,那笑意特别的淳厚,特别的沉静,又有一丝年轻的调皮与羞涩。从窗外s进来的侧逆光,在他们的脸上投s出一道道岁月刻下的皱纹,白发像太阳一样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