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
  “生产什么?”

  “手机电池和充电器。”

  “首期投资多少?”

  “五千万。”刘琳又说:“征50亩土地。”

  赵明山有些激动地说:“自从1994年中央实行宏观调控以来,我们滨海工业经济由于底子雹发展后劲不足,这几年都在滑坡。关键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难培育,特别是高科技项目没有,名牌产品没有。我相信手机电池和充电器项目的建成,就是给我市经济打了一针强心针,还可以解决国有、二轻企业部分下岗工人就业问题,这是我市经济建设中的一号工程,要举全市之力坚决支持。”

  刘琳沉吟说:“关键是我不能介入其中,最好是与我丝毫无关,让我回避,否则我功臣没做成反而成罪人。”

  “那你的意思是……”

  “让谢权离职协助外商抓这一项目,着重抓各部门之间协调,各种手续的服务和优惠政策的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由常务副主任主持。”

  赵明山说:“我同意。你跟谢权交代好,再说谢权快五十的人了,再在市府办主任的位置上呆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这次换届能上就上,不能上也要给他挪个合适的地方。”

  刘琳又说:“我们想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国有、二轻企业改革问题,请你来讲讲话。”

  赵明山说:“免了免了,跟你通电话都耽心传染。”

  刘琳放下电话,把谢权召到办公室,说:“有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

  “你尽管吩咐,市长。”谢权有种凶多吉少的预感,在他的记忆里,刘琳跟他说话从未有过这样的语气。

  “你先暂时离开市政府办公室。”

  谢权观察着刘琳的表情,生怕听错一字一句,理解偏了领导意图。但他怎么也想不到刘琳会让他离开办公室。如果不当办公室主任,不在其位难谋其政更难有其威了,好比两脚悬在空中,标志他在政治上生命的终结。失去在市府苦心经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优势,跟唐天宝竞争副市长就是天方夜谭了。预料的结果是真的,刘琳的报复显得太快太露了,又一次印证了官场的险恶。刘琳看他一脸迷茫,便说:“让你去主持一个外商独资项目。”

  谢权说:“我搞企业是外行,也没有在企业工作过一天。”

  “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事情,我们干预不得。你去的目的是帮助独资企业处理好外部关系,就是企业大门以外的事情,扶持企业尽快上马。”

  “能换个人吗?比如市委办唐主任,协调关系上他比我更合适。”谢权心里忖着必须保持市府办主任位置,把唐天宝推出去。

  刘琳说:“我跟赵书记商量过,就你最合适。你的身份还是滨海市人民政府的办公室主任,你是代表市政府去的,也可以说是代表我去的。这是组织上和我个人对你的信任。”

  刘琳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谢权就不好再推辞了,说我的一切都靠在你市长这棵大树上,你说咋办就咋办吧!

  刘琳说:“也到不了你赴汤蹈火的程度,让你当市府办主任是工作需要,让你离开这个岗位同样是工作需要。仕途上要顺其自然,想多了没有用,关键是靠政绩。

  协助外商把项目搞好了,一年有上千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