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p; 可那时候,都是因为他在老师的工坊里做学徒,借着工坊的资本才能用那些颜料。

  真的到了达芬奇自立门户开个人工坊的时候,完全没办法应付群青色之类的昂贵价格。

  他拖稿成性又总是分心,直到今天都没画完美第奇先生的壁画,更别说画些别的贴补家用,自己在家里画的许多练笔和草稿都是暗淡的深色调。

  说到底还是因为穷啊。

  海蒂心里叹了口气,甚至想拿些自己偷偷换的银币出来,为他做些什么。

  她走进药剂店里,漫无目的地挑了一圈。

  今天的玻璃罐里也塞满了好些蟋蟀和蚯蚓,杂货柜里多了一篮子的地衣青苔,上面还沾着潮湿的泥土。

  所以这个时代的人们喝药的时候到底在喝什么……

  海蒂的目光转了一圈,忽然瞥见了一个颇为漂亮的小盒子。

  那盒子里有紫色的粉末,在烛灯下让人移不开眼睛。

  紫色,当真是华贵又独特的颜色。

  深沉,华美,而且让人会想到紫罗兰这样美好的花卉。

  她下意识地靠近了一步,去看那紫色粉末在光芒下细小的闪烁。

  虽然隔着玻璃橱柜,好像闻见了些奇怪的味道,但这杂货店里什么东西都闻起来很奇怪,估计和颜料本身没关系。

  “你很喜欢这个吗?”药剂店老板阿雷西欧先生凑了过来,试图推销这款产品:“这可是我新从波斯商人那买到的颜料——要不要来一份!”

  这怎么有种当初去买衣服挑裙子的感觉。

  海蒂努力让自己不要被成功怂恿,心里却想起了一句英语俚语。

  『——born in purple』

  紫色降生,即是显贵之人。

  她心想少吃条鱼也成吧,扭头看向店主:“多少钱?”

  “一勺,一百二十五索尔迪,来点吗?”

  “哎,基思勒小姐,你别掉头就走啊——给你便宜五个索尔迪成不成——”

  作者有话要说:  海蒂:我缺的是那五个索尔迪吗!我缺的是那一百二十个索尔迪!!

  达芬奇韦罗基奥相关,参考沃尔特·艾萨克著《达·芬奇传》

  【1月13日存稿手记】(不想看可按功能键直接跳章)

  来源:文艺复兴时期做一个女人,都有哪些烦恼?

  作者:途遠

  《城市空间的性别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地位》一文中讲到高底木屐对威尼斯妇女的限制作用,各种木屐的流行主要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早期,其初衷可能是避妇女的服饰被街上的泥泞和污物弄脏。

  在威尼斯,这种风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并得到强化,更应该注意的是在17世纪中期,它几乎完全丧失了实用功能,因为它让妇女几乎无法行走,高者甚至达到40多厘米,且威尼斯城的公共空间并非脏乱不堪,反而十分洁净。木屐在威尼斯的继续存在,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利用客观条件对妇女的活动进行限制,并借以仆人对妇女外出进行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