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到元末白莲教徒组织的“红巾军”,从利用明教打天下的朱元璋,到近代洪门天地会、哥老会等,概莫能外。仅白莲教一支从宋代创立到近代败灭,活动达十个世纪之久,各分支教徒举行起义百余次,一直遭宋、元、明、清各朝统治者所剿杀。
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封建社会的灭亡,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各种帮会组织,大都已灰飞烟灭,只有洪门天地会、哥老会、青红帮一些近代发展起来的帮会组织,一直延续至今。尽管这些帮会组织后来都演变成了黑社会势力,对社会危害极大,但在近代史上许多次革命斗争中,却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
洪门天地会
据旧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陶成章等人认为,洪门天地会是明朝遗老为了反清复明而创立的,是明清之际民族矛盾尖锐斗争的结果。最早发源于福建漳州地区,由漳浦县洪二和尚郑开首创,对外称“天地会”,即“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之意;会内通称“洪门”,以“五点二十一”作隐语暗号,有流诗曰:“洪水漂流于天下”,“滴血盟心本姓洪”,谓称“洪家子弟”。
洪门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旗帜,由会首洪英进士依靠抗清名将史可法和黄得功,发展到数万人,后被清兵所败,由洪英之子洪旭和门人蔡德忠率残部投奔郑成功,据守台湾,重振洪门。郑成功鉴于当时部属朝秦暮楚军心不稳,为加强团结,一致抗清,遂于1661年创立金台山明远堂,与众将士结为异姓兄弟,以“明大复心一”作暗号,反读即“一心复大明”,此乃洪门开山立堂之始。郑成功之所以重振洪门帮会,主要是尊洪武大明,攘清兵蛮夷,具有民族革命之积极意义。
洪门天地会在总堂主陈近南主持下,发展到1749年,声振华夏东南。后由堂主苏洪光主持,召集备山堂于广东惠州高溪庙集商举义,并将组织定名为“三合会”,即以“天为父,地为母,日月为妹妹”,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一之意。洪门此次大学义兵反清,连战连捷,声振东南七剩清军四川总督王春美见“三合会”军威势大,力敌无望,遂派j细符、田二人诈降作内应,两军于重庆交战,“三合会”军队大败。此后,“三合会”残部分散到各地开山立堂,山头林立,势力遍及内地各省及南洋各埠。各山堂均以洪门反清复明为旗帜,不断举行起义,势力较大的有九华山、红枪会、大刀会、小刀会、双刀会、三点会、串子会等,在整个辛亥革命中,为推翻清朝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哥老会
最早起源于乾隆初年,主要在四川、湖南一带农村活动。
后来与南方天地会残余势力和川楚一带白莲教啁噜党势力会合,互相渗透,势力渐大,统一组成了哥老会。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哥老会相继流入兵营。哥老会分子辗转传习多年,逐渐成了湘军骨干,并在军中大搞拜把子,形成“楚军千千万,哥老会一大半”局势。后来,左宗棠率湘军灭捻军、平回乱、收复被俄国人占领的新疆伊犁,哥老会成员随之传播遍布北方及西北内陆各剩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大部分湘军被解散,哥老会分子遂浪迹江湖,四处秘密结社传播,势力又逐渐壮大,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进行反清革命依靠的重要力量,武昌起义爆发时,哥老会在各地纷起响应,支持资产阶级政权在许多省份的建立,为辛亥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哥老会将势力逐渐伸展到了长江下游和运河两淮地区,并开始与青帮势力相联系。为区别于青帮势力,哥老会将组织改名“红帮”,又称“洪帮”。后来,红帮一部分与青帮相联合,投靠了蒋介石,或�
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封建社会的灭亡,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各种帮会组织,大都已灰飞烟灭,只有洪门天地会、哥老会、青红帮一些近代发展起来的帮会组织,一直延续至今。尽管这些帮会组织后来都演变成了黑社会势力,对社会危害极大,但在近代史上许多次革命斗争中,却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
洪门天地会
据旧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陶成章等人认为,洪门天地会是明朝遗老为了反清复明而创立的,是明清之际民族矛盾尖锐斗争的结果。最早发源于福建漳州地区,由漳浦县洪二和尚郑开首创,对外称“天地会”,即“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之意;会内通称“洪门”,以“五点二十一”作隐语暗号,有流诗曰:“洪水漂流于天下”,“滴血盟心本姓洪”,谓称“洪家子弟”。
洪门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旗帜,由会首洪英进士依靠抗清名将史可法和黄得功,发展到数万人,后被清兵所败,由洪英之子洪旭和门人蔡德忠率残部投奔郑成功,据守台湾,重振洪门。郑成功鉴于当时部属朝秦暮楚军心不稳,为加强团结,一致抗清,遂于1661年创立金台山明远堂,与众将士结为异姓兄弟,以“明大复心一”作暗号,反读即“一心复大明”,此乃洪门开山立堂之始。郑成功之所以重振洪门帮会,主要是尊洪武大明,攘清兵蛮夷,具有民族革命之积极意义。
洪门天地会在总堂主陈近南主持下,发展到1749年,声振华夏东南。后由堂主苏洪光主持,召集备山堂于广东惠州高溪庙集商举义,并将组织定名为“三合会”,即以“天为父,地为母,日月为妹妹”,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一之意。洪门此次大学义兵反清,连战连捷,声振东南七剩清军四川总督王春美见“三合会”军威势大,力敌无望,遂派j细符、田二人诈降作内应,两军于重庆交战,“三合会”军队大败。此后,“三合会”残部分散到各地开山立堂,山头林立,势力遍及内地各省及南洋各埠。各山堂均以洪门反清复明为旗帜,不断举行起义,势力较大的有九华山、红枪会、大刀会、小刀会、双刀会、三点会、串子会等,在整个辛亥革命中,为推翻清朝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哥老会
最早起源于乾隆初年,主要在四川、湖南一带农村活动。
后来与南方天地会残余势力和川楚一带白莲教啁噜党势力会合,互相渗透,势力渐大,统一组成了哥老会。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哥老会相继流入兵营。哥老会分子辗转传习多年,逐渐成了湘军骨干,并在军中大搞拜把子,形成“楚军千千万,哥老会一大半”局势。后来,左宗棠率湘军灭捻军、平回乱、收复被俄国人占领的新疆伊犁,哥老会成员随之传播遍布北方及西北内陆各剩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大部分湘军被解散,哥老会分子遂浪迹江湖,四处秘密结社传播,势力又逐渐壮大,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进行反清革命依靠的重要力量,武昌起义爆发时,哥老会在各地纷起响应,支持资产阶级政权在许多省份的建立,为辛亥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哥老会将势力逐渐伸展到了长江下游和运河两淮地区,并开始与青帮势力相联系。为区别于青帮势力,哥老会将组织改名“红帮”,又称“洪帮”。后来,红帮一部分与青帮相联合,投靠了蒋介石,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