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找他们去。”

  “山黄里的人?”谢琅试探着问。

  谢建业点头,“对,就是他们。”

  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谢琅前世是名情报人员,因飞机出事而跌入汪洋大海。本以为必死无疑,睁开眼没到传说中的极乐世界,反而变成汉朝的农夫谢三郎。

  谢三郎所在的养蚕里是个由八十多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庄。此时正值初春,播种春小麦的时节,因连日无雨,养蚕里的里长就组织村里人挖沟引水。

  养蚕里的男女老幼忙活六七天,挖到渭河边,河水却突然变浅了。

  也就意味着养蚕里的人要继续挖。

  挖沟前里正量过,按照之前的挖一定能把水引过去,可几天工夫河里的水少三尺,此乃是不可能的事。

  里正沿着渭河查看,查到上游的山黄里也在挖河引水,而且还挖了两条。

  里正便同山黄里的里长商议,给养蚕里留一点。

  不知怎么没谈拢,里正还被打了回来。

  养蚕里所有人都姓谢,是一个家族的,里正被打,就是自家人被打,养蚕里的男女老幼都不愿意,就拿着锄头、铁锨去找山黄里讨说法。

  谢三郎自是义不容辞跟过去。

  谢建业见大侄子眉头紧锁,像是在琢磨什么事,关心道,“又怎么了?”

  “没,没事。我在想谁打的我。”

  谢琅多出的那段记忆是谢三郎短暂的一生,截止到一个叫谢元的老汉喊,“三郎小心!”一把推开谢三郎。谢三郎脑后一痛,看到飞向他的锄头转向谢元,没等他提醒谢元小心就昏了过去,然后就变成了谢琅。

  谢琅总感觉救谢三郎的那个谢元凶多吉少,“大伯,谢元大哥没事吧?”

  “唉,我来正是跟你说这事。”谢建业脸上尽是懊恼,“里长叫咱们去山黄里的时候,我就该拦着他。”说着又不禁叹了一口气。

  “谢大哥现在在哪儿?”

  “在他家。他儿子要把老谢抬去山黄里,大伙儿正想对策。”谢建业道。

  难不成要私下解决,一命偿一命。

  谢琅从记忆中得知,此时是元光三年,刘彻当政初期,大将军卫青还不是大将军,霍去病还是个孩子,长安城内能臣贤吏诸多,无需担心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养蚕里的里长前去报官,廷尉必然会秉公办理。

  “直接报官。还想什么对策?”

  “愿意报官倒还简单了。”提起这事,谢建业就忍不住叹气,“虽然咱们这边没能看清谁打的老谢,但官府一定能查出来。”

  谢琅点头,“对。他们不想为谢大哥讨回公道?”

  说出来,谢琅忽然想起一件事。

  他前世在网上看到个小孩偷超市的东西,被超市的人发现后,孩子的母亲当众教育孩子一顿,孩子觉得丢脸,然后就自杀了。当时那孩子的家人也没报jing,而是把孩子的尸体抬到超市门口要赔偿。

  “他们想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