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京二中(3)
  “贱民的私有财产归国家所有,受国家保护,禁止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贱民的财产。”

  ——《贱民条例》第一章  总纲  第三条

  “你是文科班的?我是理科班的。”高小竹看了看萧骥桓的学生证说道。

  萧骥桓此时正和高小竹坐在铁饭桌上,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什么是文科?什么是理科?”

  “文科就是不用学数学、物理和化学。理科就是不用学语文、历史和哲学。”

  “原来我不用学数学。”

  萧骥衡松了一口气,初中的数学他已全然看不懂,更别提高中数学了。

  没想到高小竹马上又说:“你可要好好努力了,大学的文科专业门类极少,每个门类的招生人数也极少,文科的竞争压力比理科大太多了。”

  “为什么文科的专业这么少呢?”

  “因为语文历史哲学这些东西对国家目前来说不重要吧。”

  “那二中的理科有几个班?文科有几个班?”

  “理科有十个班,文科也是十个班。你是二十班的,所以我知道你是文科生。”

  “啊?”萧骥衡有点惊讶,“从专业选择上来说,文科竞争压力比理科大那么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文科的?”

  “因为理科比较难吧。当然文科也需要记忆力。”高小竹扒了两口饭,“知识分子和高干子弟的孩子们基本都在文科班,因为将来从政时需要文字功底,也方便建立人脉关系。”

  萧骥桓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平平无奇的女孩说起话来竟然那么成熟,况且她还不是文科班的。

  “谢谢,给我讲解这么多。”

  “不用谢。”高小竹微笑着看了一眼手表。

  “快到时间了,我先回体育馆了,你慢慢吃吧。”说完,她便端着餐盘走了。

  这个举动让萧骥桓挺尴尬的,他原以为高小竹会等他吃完饭,一起去体育馆。大城市里的孩子,教养和素质都明显高于地方,但正由于其更为成熟和独立的个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确实难以亲近了。

  高小竹有一块手表,虽然不是稀罕之物,但也是萧骥桓想都不敢想的。学生的制服有三种款式,学校的食堂有三个楼层,而即便是在这一楼的大厅里,他也是地位最低的那一个。

  萧骥桓的心中想起了何主任临走时对他说过的话,努力真的可以改变他的命运吗?

  回到体育馆,班主任正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整齐班级队伍。

  萧骥桓这次看到了那位同班女同学的正脸,他心头的种种不悦和担心一扫二散,大家都喜欢美女,并不完全是因为美女可以满足他们的眼欲,也有心灵治愈的作用。

  萧骥桓还没有勇气和这位女同学搭话,但还是偷偷地瞄了一眼她的学生证。

  “江知韵。”萧骥桓记住了这个名字,甚至已经为她取好了昵称。

  就叫江同学吧。

  “同学们下午好,秦校长下午有公事,我代替他继续主持我们的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