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
�生最黑暗时刻的科波夫将军经过了军事法庭的审判被确认无罪。这种姿态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高傲的荷兰人已经认识到了南华共和国的强大,已经东印度群岛的严峻形式,并不在是如同以前那样盲目地制裁失败军人以保持军队的骄傲和士气,他们现在在更多的时候明白了理解和鼓励。就好像经常出现在封建中国统治阶层中的那句“当前正用人之际,还是让他戴罪立功!”,不过欧洲人似乎并没有中国人那么虚伪,既然要用人他们就合理地将科波夫的罪名全部以力不如人做了解释。当然得到了全国上下理解的科波夫毕竟还是一个失败的将军,尽管中肯的说他在安汶岛的表现已经是可圈可点并没有明显的失误,不过想要再作为一支军队的主官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让人们忘记他的失败,因此科波夫现在的职务是东印度群岛的总督军事顾问,这种任命就是将他藏在后台但是将整个东印度群岛的军事的实际指挥权j给了科波夫,因为作为辖地军队总司令的赫本并不是一个指挥官,他的指挥决策将来自科波夫。

  说到这里就要提一下我们出s的政治家赫本了,赫本在失去了其下辖地域的1/3以上之后并没有受到荷兰国内的惩罚,这个政治上的老油条在荷兰政界到处都朋友,而且乘着自己当着肥差很会做人,荷兰政府要员几乎每个成员的家里都他赫本先生的“一片心意”。所以国内对于赫本的失地求和更多地都是从对他有力的方面来看问题,加上南华共和国实际上战胜了“三国联军”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实力,谁都明白在这个时候去怪赫本先生是不公平的,而南华共和国发迹的地点并不是因为赫本先生的管理不善,而是因为那些无能的葡萄牙人和自大的英国人的失误才造成了一切。所以赫本依然是这里的总督,尽管清楚这里形式的赫本已经有了退休回国的打算,不过在这种敏感的时候临阵脱逃即使是皮厚的政治家赫本也没有这个勇气面对国内的指责。

  在和南华共和国的战斗中获得的新生的科波夫在气质上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以前的科波夫骄傲无比作为王国未来将星的他以一直以来优秀的成绩傲视群雄更让他显得锋芒毕露。如今的科波夫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沉稳,在荷兰和南华共和国达成协议将其释放回国之后,就开始了全方位地去了解东方那个古老的民族。当开始用自己生涩的汉语去读那白话版的《孙子兵法》、《锰德新书》等一系列中国古代辉煌的军事著作的时候,他的心长长的出了口气,他开始渐渐地明白什么是战争的真谛。科波夫的目光已经不在锐利,但是如今柔和谦逊的目光中我们能看到的更多是顽强和不屈。从中国的战争文化中获得了大量知识的科波夫开始了对东印度群岛的形势有了更情形的认识,他已经清楚王国如今的实力想要全面地压制民族独立运动的滋生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只能有有限的力量对殖民地的中心爪哇岛进行重点防御,对那些偏僻的岛屿许诺那些大地主和封建族长以巨大的利益让他们和革命者进行斗争,而由于革命者的盲目和不成熟在信仰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因而将整个富有阶层都划归为自己的敌人,让科波夫的计划如鱼得水。就这样科波夫用可怜的不足两万荷兰军队配合伪军,本着“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联盟”不动他不动的原则没有过分刺激这支强大的力量而终于在10月等到了国会批准的3万支援部队。对于国家小的可怜的荷兰来说3万军队已经是孤注一掷了。

  但是就在科波夫想要有一番大的作为的时候,陈力也已经完成了对革命力量的整合。科波夫的压力又再依次的大了起来,当然坚韧的科波夫已经不在迷惘,他清楚自己的手下虽然是正规部队但是对于那个没有特种作战训练的年代,在雨林里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的优势虽然并不是他的部队用数量和质量不能够弥补,但是这种弥补至少不合算,因此科波夫再次决定做了乌龟将自己龟缩在大城市和j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