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
�各级军官j口称赞,中国人对于那些前途光明的人从来就不会吝惜溢美之辞。在这个指挥所里所有的旅以上军官以及各个技术兵种的主官都围在了一张地图边探讨对抚顺的攻击策略。包汉文在东北军发动了对倭人的突然袭击之后的庆功会上被张学亮介绍给了东北军界,军人所崇拜的就是战功和英雄,对于这个外来人所有的人都因为其卓越的战功藏起了反对的声音。而这次进攻行动前,包汉文就拜访过各个主要军官,用其先进的多兵种合成配合作战理论征服了每一个人,而这些东北军的高级军官们大部分都是那种跟着老帅的两朝之臣,他们更多的是忠心和热血,却从来没有指挥过这种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所以这个名义为商讨对策、征求意见的会议变成了包汉文个人的表演舞台。包汉文制订的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配合这次战役的精神集中了东北军2/3的精华部队和技术兵种,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溃敌人。因为原本攻坚作战就不会有什么花巧可言,城市攻坚战比的更多的是战斗的精神和意志,而历史上那些在一座城下久功不果的战役多半是要以失败告终。功城打的就是气势,要的就是一鼓作气,具全军锐气于一时一点,倾力一战。就算不能一股而下也决不能有丝毫的停歇和懈怠,因为大家都知道再鼓而衰的道理。当然要斗的是力却也不是不能使巧,通常的攻坚战都是先软磨硬泡地拿掉一个一个难啃的骨头,以兵力和火力的优势夺取有利的地形和态势,再抓住机会竭力一战。

  所以从散会后的半个小时后开始,也就是中午13点,东北军开始了进攻。这次进攻东北军设置了多处的观察点,为炮兵指引火力进行精确炮击。而城墙边上让各个部队挑选出最出s的s击手对城墙上的倭人士兵进行精确的点s,而我军并不发动冲锋。这样的战斗倭人即使兵员素质再好也难以一杆枪对数杆枪对s,而在城墙和城楼上与隐藏在草丛的敌人对s本身就是愚蠢的行为,毕竟城墙上虽然有人造的掩体,但是却不能探出头来进行s击,毕竟那位置太高太显眼了,更可怕的是外面有几千双眼睛盯着。在我军绝对的火力和人数优势下,几小时后倭人的在城墙上几乎就没有了敢于探头的士兵,就算有不怕死的也大部分被爆了头。由于兵力不足倭人在一触即溃地丢掉了西北面的缓坡高地之后放弃了所有的城外防守龟缩在抚顺城内,依托城市建筑隐蔽抵抗。

  谁都知道在热兵器时代这样的战斗已经没有了悬念,如果以10倍于敌的兵力和东北军最强悍的炮火和装甲部队都不能拿下小小的抚顺那些包汉文真的可以找块豆腐撞死了。

  直元真已经得知了城墙上的消息,说实在的直元真确实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够守住抚顺。对方的将领打的很聪明,利用火力和利于隐蔽的优势硬是将冷兵器时不可逾越的高墙变成了活棺材。而早早利用装甲冲锋占领了城外高地东北军,让倭人的火炮哪怕是敢喊上一声就会立刻招来数十枚炮弹的报复。形势已经严重到了极点,但是直元真是一个冷静的军官,尽管他没有办法但是他依然悠闲地品茶、随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蒲扇。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听着东北军的炮声偶尔摇头苦笑,似乎难以分辨究竟哪边是发达国家的军队,怎么中国人的炮弹造价比帝国还便宜吗?

  尽管东北是世界上肥沃出了名的黑土地平原,但是血s的夕y和纯洁的云彩一样将天地间映衬的火红一片。看着指挥部外灰白s水泥地被映衬的着了火一样,夜晚就要来临了,直元真很清楚夜间进攻由于视线的限制有进攻部队是太有利了,中国军队历来就是擅长野战和近战的,帝国花了大力气训练出来的士兵在这样的战斗中和敌人拼伤亡不是好的选择。直元真的大脑在实在找不到守住抚顺的办法之后,开始了撤退的计划。之所以是撤退而不是突围是因为东北军并没有将抚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