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下山,出山,入世。
这不是赵楚仙第一次出山,但却是心情最好的一次。
穿越了。
没外挂。
如果裴旻算外挂的话,也行。
不过在异人遍地走,帝王都如狗的此间天下,这个外挂似乎不值一提,君不见汉王身畔有卫青、霍去病,搞不好还有飞将军李广。
君不见,北境秦王身畔有杀神白起。
然而每一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侠客梦,更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朝堂君王梦。
赵楚仙等来了机遇。
他从一个普通人,即将一跃成为郡王。
也许是主角光环?
谁在乎呢!
反正自己将在此间天下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至于最后能走到多远,能否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数风流,天知晓。
事在人为!
这一次出山,赵楚仙只做一件事:笃定郡王身份。
人在什么位置,看什么风景。
以往出山,只觉山路崎岖,此次出山,心中这十年看过的兵道常识一一闪过,顿时出了一身冷汗:东宫娘娘在垂帘村的布局是深思熟虑的。
进出垂帘村,只此一条路。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且全是下山路。
易出难进!
如果垂帘村的曳落山能驻兵数千,就会像钉子一样钉在汉王的背后,哪怕他有卫青和霍去病,依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然而曳落山确实是有驻兵数千的条件。
所以落郡王府在平江集,东宫娘娘一定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决定。
想到这赵楚仙脚步轻快了起来。
他没有忠君思想。
既然有这个条件和地理位置,将来天下大乱,作为一位藩王,难道就没点其他想法?
有的!
山间青衣江水呈现出醉人的蓝绿色,两岸猿声啼不住。
赵楚仙有点飘了。
出了群山,来到关口。
西尽关。
有一座渡桥。
东去桥。
据说是前朝某位诗书大家负笈游学至此,望群山之中云来云往,又观青衣江东去,便挥毫泼墨踢了这么个名字。
甚至还写过一首诗,可惜遗漏在尘埃中了。
世人大多只记得其中一句:山崖添墨斜碧娑,西尽东去不似昨。
诗是好诗。
可惜人不是好人,那位诗书大家入仕之后,专权朝堂蒙蔽君王,最终导致王朝覆灭,这才有了大骊太祖的开国。
东去渡桥上,有位中年人按刀而立。
狭刀。
着皂色锦衣,应是清异司的缇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