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八章.精神内核被拔高了不少(4000字)
暗示后,大泽合吉这才发现,东野司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核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千与千寻》的剧情并不复杂,相反还很简单。

  故事是从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开始的。

  荻野千寻也是一个转校去其他地方的小女孩。

  影片开头也只是讲述千寻的父亲因为‘抄近道’结果误入神明世界,最后父母两人因为偷吃了给神明的食物而变成猪的故事。

  这个故事开头算是很照顾小孩子的理解能力了。

  随便偷拿别人的东西就要受到惩罚...这其中的思想简单直白。

  但真让大泽合吉在意的却不是这个...

  而是故事一开头千寻父亲‘抄近道’的暗示。

  这让他想到了上世纪末日本的泡沫经济...那个时候的日本不也是抄近道,最后导致整个日本经济都成了水中泡影,四处都是流浪汉?

  可单凭这一点还不能说明《千与千寻》想要表达出这种思想,毕竟就是抄个近路,换作其他作品里也有。

  可接下来,千寻父亲那句‘没事的,随便吃,反正我有信用卡,可以付钱。’就让大泽合吉皱了皱眉毛。

  这可不就是当初泡沫经济时代的人们的普遍观点吗?

  没钱?没问题,大不了借贷。

  而在接下来出现的千寻丢失名字,无脸男等等情节...

  这些种种都让大泽合吉觉得...东野司似乎是想借着这部作品暗示泡沫经济时代过来,人们迷失前进方向的现状。

  如果真是这样...

  “那这部动画电影的含义可被拔高了不少啊。”

  大泽合吉在心中感叹。

  真没想到东野司居然又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

  早知道当初怎么样都应该让东野司答应他注资的。

  他居然莫名的有些后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