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部分
  十七岁,正是芳华如秾的年纪,仿佛春日上林苑枝头开得如醉如雾的樱花,却已经晓得害怕老了。

  十七岁,她托腮坐在永宝堂雕“和合六春”的朱栏长窗下,望着一轮明月清光濯濯如环,忽然想起月下长姐那如玉容颜。

  芳华正当盛年,姐姐已经二十五岁,早已是一女之母,却还是容色倾城,凌绝后宫。

  十七岁,长姐已是入宫两年的莞贵嫔,宠冠后宫也好,失子失宠也好,长姐早已在后宫如烟的淼茫中沉浮了两轮,脱去一身筋骨皮,焕然若重生。

  彼时玉娆还年幼,不晓得这重生是什么意思,只偶尔闻得长姐在冰寒雪地中蝶舞获幸,再度站在荣宠之巅,直盛宠多年家世显赫性格跋扈容色美艳的华妃。

  盛名之下,她倒没见过华妃,那么多的形容词,不过是辗转从母亲或是旁的女眷口中听来的,有几分炫耀,有几分担忧,更多的是几分欣慰。

  甄家的女儿一朝得志,成为众多女眷口中艳羡的对象,如何不叫人羡慕。

  她静静的站在廊下,看着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子们蹦蹦跳跳,招呼她一同跳皮筋去。她兴高采烈地加入,娘给她梳的多宝辫子随着一蹦一跳淅沥索罗地响,珠玉玲珑和女孩子们的拍手欢呼中,她极投入,心底却隐隐翻着一个念头,原来一个女人的幸福,是要凭一个男人的爱才能获得。

  她摇了摇头,看见水月游廊下微含笑意的母亲,偶然听见表姑母一句不无得意地奉承,“表嫂子长相这般美,和当年纯元皇后如此神似,生下的女儿自然是花容月貌,聪慧伶俐,如何会不得皇上的宠爱呢?”表姑母一扬手中的松花洒金绢子,如粲然撒开的一朵烟花,极鲜艳的,霍地开放了。

  母亲却依旧淡淡地,含着那种淡淡地波澜不惊的笑意,明眸宛然,“说笑了,我这把年纪的人了,如何能与先皇后相较,实在是僭越了。”

  淡淡一句话,聒噪如表姑母也不觉噤了声,当今皇帝爱重先后,人尽皆知,如何担得起这僭越之罪。如此,更多也许会为姐姐招来祸患的话,也被堵住了。

  最后,表姑母讪讪笑道:“表嫂今日这衣衫真美,衬得容色愈加好看了,难怪表哥这么喜欢嫂子,多年来都不肯纳妾。最后即便纳了如花似玉的年轻小妾,也不过是做个摆设罢了,看都不肯多看一眼。”

  母亲莞尔一笑,也不肯多言。目光缱绻处,却见是父亲来了,父亲伸手扶住母亲的手,极自然的,道:“虽是春日里了,不见日头的地方风还是大,仔细扑着了回去又头疼。”

  母亲的笑意极暖,映着檐下一树开得蓬天盈地的粉色桃花,愈加明丽融融胜于春光,温婉道:“好。相公自己也仔细着身子,等下别多饮酒。”

  她是佩服的,敬佩母亲的聪慧与淡然,比之她珍重容颜,更胜百倍。

  她想一想,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抑或,母亲这般举案齐眉,姐姐如凤凰涅槃一般地浴火重生再度获宠,是否就算是拥有最完满的春天。

  她不晓得,只是偶然随母亲入宫探望姐姐时,看见姐姐年轻娇美的容颜上,已经覆上一层薄薄的忧伤与深沉。只是那忧伤与深沉那样薄,淡得几乎透明,如一层蝉翼覆上面颊,除了她与母亲以外几乎不能察觉。

  棠梨宫里的海棠开得那样红,如姐姐的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