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
��正了。关于这一点,在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诸国,社会对离婚的有关规定极其严厉,尤其是在有孩子的情况下,似乎有不少夫妻尽管双方已经没有感情可言,但是出于面子仍然维持着婚姻关系。

  然而,统观动物界,除了鹤等一部分动物属例外之外,雄生与雌性终生相伴者极为少见。最为常见的情形是交尾一结束,雄性便离去。即使有些场合雄性也会参与生儿育女,但是,一旦孩子长大成熟,雄性便与雌性分道扬镳。而且,雌性也会重新选择可作孩子父亲的雄性。如果原来的雄性各方面条件较优越,那么它们会再结契约,再度交配。

  但是,如果有更为强大的雄性出现,那么雌性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也就是说,围绕孩子的父亲的人选问题每次都要另行缔结条约,而其选择权在于雌性。唯此,雄性需不断努力,它们与其它雄性殊死搏斗,向雌性显示自己的实力。

  采用了一夫一妻制,男性就无需作上述努力了。说它轻松,的确轻松。但是,正因为如此可以说雄性和雌性都会理所当然地失去激情。这种一夫一妻制对生物而言是相当不合理的制度,至少可以说它不利于男女之间维持情欲和性a。

  尽管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男人们仍然有逃避的捷径。这样一说,我想又有女性要横眉怒目了。当时有了社会地位的男性拥有情人、小妾是为社会所容认的,而且诸如只园、新桥之类的花街柳巷也是由前述男性构筑起来的。艺妓们把能够为有财有势者生出一男半女当作极其光彩的事情。而那些怀着某种矜持产下私生子的年轻貌美的母亲,并传承了有社会地位和势力的男人之遗传因子的孩子们,在那个时代可以作为优越分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在现代社会一旦男女关系被人曝光,那些政治家、财界巨子们就会威风扫地;人们对男女关系的态度日益严肃,与此同时,一夫一妻制的羁绊也比战前大为紧迫。我们不能否认社会的这种过度道德主义也是导致男子雄性程度下降的原因。

  战后五十年期间,人们体验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文明进步的成果。在我们的父辈时代,人们从井中汲水,和用洗衣板洗灌衣物,这种光景随处可见,然而,现在理所当然地用上了全自动洗衣机;不少家庭还拥有了烘干机;按一下电钮冷暖气就进入日常生活,做饭也变得简便易行了。还有,电子微波炉、吸尘器等等,方便生活的技术正以令人膛目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且,只要你去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服务的便民店,甚至可以买到现成的副食品。可见现代化已使女性的家务活变得轻松多了,家庭主妇已被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然而,这些现代化并没有像解放家庭主妇那样减轻男人们的工作负荷,毋宁说由它们带来的便利条件反而增加了男人的负担。比如说从前出差去大贩得在那儿住上一晚,但是,由于新干线开通了,现在得当天来回;还有,由于使用电脑等现代化办公用具办公,工作趋于合理化和高效率,而这些反而导致男人们更加没有余裕了。就是这样,一边是由于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减轻了女性的劳动强度,而在另一边男性反而因现代化带来的便利条件增加了劳动负荷。因此,男性不能完全满足女性的释能的情形可以说是现代夫妻的现实状况。

  而且,以前妻子们一般要生五至六个孩子,可现在她们顶多只生两个左右,因此,她们在精力和时间上都有了相当多的余裕。尤其是孩子已经离手的妻子们,她们所面临的现实是难以消磨多余的时光和势能。然而,与此同时男人们却仅仅为应付上班就已精疲力尽,他们失去了与家人好好相处的气力。不用赘言,他们连与妻子做a的余力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