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
为先,但是一个人总只有这一点精力,总只有这一点时间。帝喾平日勤求治理,旰食宵衣,已经是绝无暇晷,哪里还有功夫亲自教子?再加历年以来,省方巡守,出外的时间居多,近年又因求仙访道,多年不归,那么教子一层,自然只好圈起了。那个挚既然没有严父之管束,已经不能循规蹈矩,禁不得手下一批势利的小人又去怂恿他,诱惑他,把个挚益发教坏了。这几年来,帝喾在外,挚的行为越弄越糟,声名亦愈弄愈劣。常仪知道了,气得一个发昏,几次三番的叫了他来加以训戒,但是挚的年纪已经大了,不是小孩子了,而且终日在外,做母亲的如何管得到呢。所以常仪虽则严切的教训,终是如水沃石,一无效验。

  常仪眼看见姜嫄所生的那个弃终日在那里讲求农学,岐嶷英俊,简狄所生的那个契终日在那里研究礼义,孝友敦笃,都是极好的人才。便是侧室所生的子女,除出实沈、阏伯两个气性不大好外,其余亦都优秀。别人生的子女个个如此好,自己所生的子女个个如此不好,妇女们的心理本来以子女为希望依靠的,现在相形之下,到得如此,不免灰心绝望,因气生愁,因闷生郁,再加以劳瘁悲伤,那个身体如何禁得住呢,所以一经生病,便非常沉重。帝喾明知道常仪这个病是不能好了,但是为尽人事起见,不能不安慰她的心。

  一日,对常仪说道:“朕看汝不必再为儿女c心了,挚儿虽则不好,没有做君主的德行,但是他品貌颇好,很有做君主的福分。朕年纪老了,继嗣问题正在打算,拟就立挚儿做继嗣的人。名分定了之后,他或者知道做君主的艰难,能够改行为善,兢兢业业,亦未可知。朕再加之以训诲,好好的选几个正人去辅佐他,未见得不曾好起来,汝何必尽管忧愁呢?”常仪听了,大惊道:“这个断断乎动不得。君主之位,何等郑重!

  天生民而立之君,是为百姓而立的,不是为私情而立的,况且现在正妃生的这个弃,何等笃实;次妃生的这个契,何等仁厚;就是三妃所生的那个尧,虽则还没有见过,但是听说亦非常之圣智。那么应该就他们三个之中选立一个,岂可以立这个不肖的挚呢!帝向来大公无私,处处以天下为重,以百姓为心,现在忽然有这个念头,莫非因为妾患重病,要想拿这个来安妾的心吗?帝的恩德,妾真感激极了,但是妾实在没有这个心思,而且以为万万不可的。照班次而论,妾居第四,当然应该立正妃之子。照人才而论更不必说,就是为挚儿着想,亦断断不宜,因为他现在并没做君主尚且如此,万一明朝果然做了君主,势必更加昏纵。自古以来,昏君庸主的下场是不堪设想的,岂不是倒反害了他吗!”

  帝喾听了这一篇大议论,不觉连连点头,说道:“汝言极有道理,一无寻常妇女的私心,朕甚佩服。不过朕的意思,挚儿是个长子,太后向来又是极钟爱的,他的相貌又似乎还有做君主的福分。因为这三层,所以起了这个念头。现在给汝一说,朕亦不免疑惑起来了,且待将来再议吧。”常仪道:“三妃一去多年不回来,妾甚记念她。就是她生的那个尧,到今朝还没有见过父亲,亦未免缺陷,妾想起来,总应该叫他们回来,不知帝意如何?”帝喾道:“汝言极是。朕即日就遣人去叫他们吧,汝总以安心静养为是。”

  说罢,走出宫来,要想到简狄那边去。哪知刚到转弯之处,忽然一块瓦片照脸飞来,帝喾急忙把头一低,幸未打着,却把一顶冠帽打落地了,向前一看,又是那几个有尾巴的孩子在那里恶作剧,一见帝喾走来,都纷纷四散跳去。帝喾也不追寻,拾起帽子就向简狄宫中而来。简狄与契慌忙迎接,看见帝喾手中拿着帽子,不免问起原由。帝喾遂将上事说了,简狄道:“论起那班孩子,实在太不驯良了。现在我们自家的这许多孩子,大家商量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