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短的毛茬长成了一指长的浅黄短发,最重要的是,这一指长的浅黄短发覆盖了我整个头皮,长得非常茂盛。

  我差点要哭出声来。

  那之后每天看到李慎,我都要叫他一声哥。

  第二年的时候,我的头发长到肩膀了,可以梳起来折腾一个小小的童女髻了。

  还长高了一点点。

  李慎也要走了。

  不得不说,我有些舍不得他走。

  李慎却一点都没有舍不得我,长了两岁的少年面相长开了些许,清俊的眉眼带着少年特有的朝气,从李恬来接他起就一直表现得很开心。

  李恬的样子变化也很大,个子高了人也瘦了,越发显得轮廓漂亮,他去年中了举,已经可以被人称一声老爷,听说是准备接着考的,之所以来接李慎走,也是因为李慎要准备回去考乡试了。

  李慎在来之前已经过了童生试,一直备考的也是乡试。

  林大人这两年教李慎也是很上心的,临行前叮嘱他回去好好复习,只要科场上不出大错,一个举人也是跑不掉的,至于李恬,林大人看过他的文章之后,斩钉截铁地说道:“父子相承,一甲之才。”

  李恬并不推辞,只是笑道:“姨父过誉了,只望不堕家父名声。”

  林诗音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李恬看。

  李慎则一点都不客气,笑了一声,伸出手摸了摸我的小尖髻,说道:“大哥客气,我可不客气,再过几年,带你去京城看二表哥跨马游街。”

  我点点头。

  隔年李恬金榜题名,高中探花,李慎乡试第一。

  父子两探花一时传为佳话。

  连我都觉得要是李慎再中个探花,就更好玩了。

  但老李探花显然不觉得好玩。

  李恬中探花的消息传到保定,据说当晚老李探花就气得吐了一口血。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原本还时不时传些信来的李慎就那么断了消息,给他去信或是寄些什么东西去,也石沉大海。

  等到李慎高中会元的消息传来,已经是林大人外放期满,回京城的路上了。

  林大人这一次是升迁,他原先做过几年翰林,又被调任御史,之后外放,任期满后回京,官升一级至三品,直任户部郎中。

  对于这些官职的弯弯绕我是不太懂,反正从林大人和林夫人的态度来看,这次的官升得应该相当不错。

  林诗音也不大理解一个三品的郎中怎么就值得这么高兴,不过她爹她娘高兴,她也就高兴。

  真的是非常好哄。

  原本我们回京没有这么迟的,但来接任的官员迟了一个月,我们路上又走错了路多绕了半个月,所以到京城的时候会试都考完了。

  殿试在即,李慎住在外祖家里备考,别说只是姨母姨父到京,就是洪水地震了,只要他那屋子没坏,他就没法出门,所以来迎接我们的只有李恬。

  我有些失望,但林诗音一点都不失望。

  当然,她都想见李恬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