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
�,所有进士便会在琼林苑参加那场一生只有一次的琼林宴!如今想来,那一夜已是十八年前的事了吧。”

  余潮生又怎能不心生感慨:“都说人生大喜,便是金榜题名时。”

  王溱:“我记得余大人在琼林宴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余潮生抬头看向王溱,他目光疑惑,可不知怎的,头脑却无比的清明。他早已不记得十八年前自己说过什么话,但他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王子丰接下来会和他说什么。而这句话,又会如何将他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王溱真诚地望着他,语气温缓,笑道:“圣上问一甲三人,为何入京进考,苦读十年。余大人当时太过实诚,是如此回答陛下的,令子丰记忆犹新,恍如昨日。你说,你并非苦读十年,你已苦读二十载。至于为何进考当官,余大人说……”

  余潮生接着他的话道:“学子之苦读,大也有寻求为何苦读这一缘由罢了。”

  王溱微微笑道:“是。那如今十八载过去,余大人可有找到那缘由?”

  余潮生深深地看了王子丰一眼,他弯腰作揖:“宪之此生,不及王大人。”

  王溱骤然动容,他也同样回以一礼,再开口时,字字真切,发自内心。

  “余大人诚凛高洁,今日,王子丰心悦诚服。”

  第164章

  虽说无法将梅胜泽、王霄从刑部大牢中救出, 唐慎依旧亲自去了一趟刑部, 只可惜还未见到人, 便被刑部官员拦下。

  “唐大人,刑部大牢中关押的皆是要犯、案犯,若无尚书大人或大理寺卿的手令, 本官是不能为你开门的。”刑部左侍郎冲他笑道。

  唐慎来之前就知道这一趟可能见不到人,他望着这国字脸的刑部左侍郎,端端正正地作了一揖。对方也不敢怠慢, 立刻回了一礼。

  唐慎:“同朝为官, 高大人应当也有许多同窗好友。梅灵甫、王岱岳皆与我同榜,乃是挚友。本官的心, 大人应当明白。若这二人真犯了大错,那绝不可姑息。但都是大宋的官员,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能随意践踏。”

  言下之意, 希望这高大人多多照拂,切莫严刑拷打。

  刑部左侍郎心道:你就算这么说了,该打的, 咱们肯定还是会打的。而且这都已经打过了, 梅胜泽、王霄两个书生从小娇生惯养,哪里受得了这种苦,早就交代了一些事,都写在案牍里送去尚书大人的桌子上了。

  表面上,他笑道:“自然, 请唐大人莫要担忧。”

  唐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拂袖离去。

  辽帝驾崩后,赵辅立即派兵前往西北增援,想趁着辽国内乱之际,一举大败辽国。西北战事吃紧,日日都有军情快马加鞭地送来盛京。就连唐璜、姚三都感觉到整个盛京城中的紧张氛围,用晚饭时,唐璜好奇地问道:“哥,是不是又打胜仗了?”

  唐慎:“你都从哪儿听来的消息?”

  “他们都这么说。辽国皇帝驾崩了,辽国那群人正抢着当皇帝呢,哪里有空去管打仗的事。所以咱们打了好几场胜仗,都快把那些辽人打疯了,这次说不定能直接攻下辽国!”

  唐慎无奈道:“叫你别老听这些街头巷尾乱传的谣言,打胜仗是真,但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