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
; 朱瑙问道:“这是在练什么?排兵布阵?”

  虞长明指了指一旁的桌上放着的沙漏:“在练传令和配合。”

  朱瑙有些好奇地看着他。

  虞长明由朱瑙在一旁看着,继续他的训练。他又向传兵令下令道:“变圆阵,再变疏阵。”

  传令兵立刻击鼓吹号去了。

  须知战场杀敌,要使大军能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不关键在单兵强弱,而在于阵法。而阵法又要时时变化,统兵之人需不断判断战场局势,根据局势改变阵型。一个眼光独到、能做出最佳判断的将军难得,而要让将军的命令能及时传达到每一个士卒耳朵里,让士卒们照着将军的指令行事,那就更加难得。

  这需要一整套传令的体系,更需要每一名士卒之间的高度配合。

  在条件最好的时候,用锣鼓号角声传令是最为方便的;有时若战场嘈杂,战地广阔,锣鼓声难以传达,也可使用旌旗、火阵等传递军令;若战场沙尘弥漫,连视线也受阻,那就只能由传兵令层层向下传递,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将命令传遍全军。

  而战场杀敌,时间金贵,一旦错过最佳的时机后果将不堪设想。如何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命令,如何让士卒们领会命令,并且最快地执行,互相之间还要形成配合,这必须要无数次的反复训练才能完成。

  虞长明自忖没有带兵打仗的天赋,于是就愈发勤奋地将努力用在了脚踏实地地完成基本训练上。

  平原上,士兵们随着鼓点声快速跑动,一个方阵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圆阵。此阵最适合环形防御。

  阵法初成,传令兵连口气也不喘,立刻改变击鼓的频率。于是刚刚站定位置的士卒们又再次跑了起来,眨眼功夫,又成了一个散开的疏阵。

  至此,沙漏里的沙,落下去还不到一半。

  便是朱瑙不懂军事,也能看出大军变化之齐、快与不易来。他拍手称赞道:“好!”

  虞长明不由一笑,神色中亦有几分高兴与得意。他叫来一名副将,吩咐道:“你继续带兵训练,今日把十种阵法再练一遍。我与朱府尹去别处看看。”

  副将领了命令,就接过指挥权,带着大军继续训练了。

  虞长明陪着朱瑙往军营深处走去:“我带你去看看靶场和校场。”

  走在路上,朱瑙问道:“两军士卒如今可还融洽?”

  虞长明怔了怔。朱瑙要不说,他差点都忘了他手下的士卒是由蜀军和刘不兴所率的湘军融合而成的了。他道:“从刘不兴那儿降的士卒原本有些孱弱,来这儿以后伙食吃得好了,练得又勤快,如今也能跟上训练。没什么问题。”

  朱瑙夸奖道:“你果真有带兵的天赋。”

  虞长明耸了耸肩,又道:“你上回塞给我的那孩子,裴子期,他刚来的时候也融不进去。那孩子心气太高了,我让他从士卒做起,他满心不情愿,好几回不遵从军令,我险些把他退回给你。不过那孩子也有个优点,好强得很,过了几个月估计他自己想通了,倒也踏实了。我瞧他的确有些本事,如今已提了他管百人。”

  朱瑙道:“很好。”

  说话间,两人已到靶场,站在靶场旁看士兵们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