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部分
br />
  那个无耻之徒比我聪明多了,徐小姐摇头一笑:“四十只船运银,若我预料不错,那银子里定然还填充有大量的锡块或者铜块,这样在水下占地大,放的才能稳妥。估算一下,长宽应在五六丈见方,高度也有两丈,正巧与这鱼跃龙门的面积吻合。林三放下三十万尾鱼苗,是为了增加这水域里鱼的密度,从四面下网捞鱼,迫鱼苗向湖中心靠近。鱼苗成群结队的自四面八方急急游来,遇到银山,一时阻塞无法通过,深水里的自然就要往浅水里挤,浅水里的就要往上跳跃。鱼儿密度越高,此处越是拥挤。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当拥挤到一定程度,后有追兵,前进的道路又完全堵塞,于是,鱼跃龙门这种百年难得一见的情形,就被他硬生生地给造出来了。”

  洛远长长的哦了一声,笑着道:“大哥真厉害,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出来,我对他是心服口服。咦,不对啊——”他似是想起了什么。接道:“大哥说过,这些捞鱼的网缀的是锡块,沉不到湖底,为何鱼苗不从网底钻过?”

  徐母芷晴点了点头:“小远说的不错。这也正是我不解的地方。不过从实际情形来看,鱼苗甚少漏网的,这倒奇了。”

  旁边摇船的舟子听了哈哈大笑道:“这位公子,两位小姐,你们定然没有打过鱼。若照您这样的推算,我们微山湖上就永远打不到鱼了,因为,没有一部渔网可以完全沉到水底,那鱼儿还不都跑了?”

  徐小姐脸孔一红,虚心道:“这位船家,你能不能跟我们讲讲这是怎么回事?”

  船家笑着道:“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老百姓有个俗语,叫做灵猫昏鱼!猫的眼睛,一日三变,有时大有时小,可不管白天黑夜,它都看的一样清晰,这个叫做灵猫。”

  “那昏鱼又怎么解释呢?”洛远问道。

  “昏鱼么,就是与灵猫相对了。不同的鱼有不同的生活水域,有的在深水,有的在浅水。海里的鱼,大多生活在深水,像咱们微山湖里的鱼,大部分习惯浅水,小部分在深水。你一网下去,习惯了浅水的,极少往深水钻,都是直接往前游,就正好钻到网孔里,由于它们不知变通,所以我们才能捞到鱼,这个叫昏鱼。今日三十万尾鱼苗一起下去,湖里拥挤,有部分鱼苗钻到深水,但它们又不习惯,就迫不及待往上挤,这也是造成群鱼跃水的一个原因。”

  洛远恍然大悟道:“灵猫昏鱼,原来是这么回事,还真够昏的!平时见大哥吃吃喝喝玩玩闹闹,也没见他读什么书,他从哪里知道这么多学问?”

  “你怎么知道大哥不读书?”洛凝哼了一声,维护着自己的相公:“叫我说,大哥是胸中有丘壑,才能处处料定先机。”

  徐小姐沉默半晌,才叹了口气:“看来我是坐井观天了,学了许多书本,便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得,实在错的太远。真正有用的知识,是在生活里积累起来的,这一点上,我确实不如林三。”

  她与林三二人,一个是学院派,一个是实践派,几番碰撞之下,都未占得上风,有此感慨,倒也不奇怪。

  三个人正说着话,忽见远处的湖面上阵阵气泡冒起,一个一个的脑袋钻了出来,正是方才下水的百余名壮丁,个个脸色憋得通红,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水珠自头发滴答答的往下流。

  “大哥呢?”洛凝搜寻了一番,却没见着林晚荣地身影,正在焦急,忽觉脚下的小船一阵轻轻颤动,凝儿吓得啊的一声尖叫。

  徐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