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3
  刘彻此时已经进入了河东地界, 马上就要到公孙弘的驻地。

  辛元打马上前, “公子,是否要打发人前去报信?”

  “不必, 直接去吧。”刘彻头都没回, 策马一路往前。

  紧紧跟在刘彻身边的张次公不着痕迹地看了辛元一眼,随即跟了上去。

  辛元此时来问是否要报信,是他本该做的。

  但是他们此时谁都说不好,丞相公孙弘究竟是如何想的。更直接地说, 他们谁都不敢确定,公孙弘究竟有没有反?

  假如公孙弘反了, 他们派人前去报信,就是送上门来的肉, 让公孙弘给切了。

  假如公孙弘没有反, 他们去报信,也可能泄露了陛下的行踪, 倒不如他们直接去河东驻地来得好。

  自从张次公那日发现了辛元的异常后,他不好跟辛元在此时大打出手,更不能将此事告知陛下。

  以陛下的性情,得知辛元生了这种心思, 若是翁主在这里,还能保下辛元的命。可是翁主远在长安,陛下是否能否放过辛元, 张次公心里一点把握也没有。

  宁可杀错, 不可放过的事, 陛下做过太多了。

  辛元心里的这个结,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在他心里埋得根深蒂固,年深日久。

  整个刘氏皇室,都对不起郅都,对不起郅都一族。

  郅都被处死后,郅氏一族被窦太后打压,被迫迁出长安,几百人最后剩下不过十几个。辛元跟辛齐最后自能改名换姓来自保,可见处境之艰难。

  当初翁主之所以会接纳辛元,除了辛元本身的本事以外,最大的理由便是对于郅氏一族的可惜。

  陛下在知道辛元辛齐的来历,还能用他们,也是出于对郅氏一族,对郅都的弥补。

  郅都的案子,是窦太后跟孝景帝亲自定下来的。刘彻身为窦太后的孙子,孝景帝的儿子,只一个孝字,就不能替郅都翻案。

  郅都的旧部亲属,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淮南王跟胶东王谋逆的时候来找辛元。

  就连辛元心中都因为此事多年郁结,要说郅都旧部跟郅氏族人会投靠淮南王跟胶东王,张次公一点也不会惊讶。

  现下正是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一旦张次公将辛元的异常告知刘彻,如果刘彻为了万全,就杀了辛元,那就等于是张次公亲手葬送了自己兄弟的性命。

  他跟辛元共事这么多年,出生入死,互相扶持,随时可以为了对方,把自己的命都舍了。

  张次公不敢,也不能冒这个险。

  可若是辛元真得做出什么不利陛下的举动,不说陛下对他们的恩德,陛下身系天下安危,翁主对他们这么多年的看顾,张次公的妻子儿女还都在长安,亲眷也都在长安。辛元的堂弟正是文锦翁主府的侍卫统领,辛元剩下的亲人也都在长安。

  一旦辛元真得犯了糊涂,辛元整个家族,乃至于知情不报的张次公一家,都要结伴赴黄泉。

  张次公这些日子寸步不离刘彻,时时刻刻找人盯着辛元,头发都不知道愁掉了多少,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就怕辛元会行差踏错。

  偏偏这件事实在太过要紧,他根本不敢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