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部分
  辈子,她能想到让包子跟庄户的孩子们平等相交,让他们自己种种麦子,其实也就是好玩,说她是教育,真是把她拔高了。

  老八倒是知道民间疾苦,可是老八是土著,他是正经的皇子凤孙,那优越感是天生的,这样的俩口子,让他们培养出忧国忧民的孩子们来,这个难度有点大。

  要不然,就算是历史上那个忧国忧民的四四,后来培养出来的乾隆不也是个标准的败家子吗?这不是教育出了问题,而是体制本身就问题,关在大墙之内,又没生于忧患之上,你让他们怎么成长,所以说,是环境造就了这种统一的惰性。

  包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能这样老八和夏茉都不觉得有啥问题,反而对老爷子上十二岁的孩子去襄理旗务,觉得老爷子有问题,这不是捣乱吗?

  可是他们不敢说啥,对着老爷子把他俩楸进宫里大骂一通时,俩人也就只能老实的趴在那儿听着,心里还愤愤不平,凭啥不骂包子,骂他们?还挑包子不在时骂,有本事当着包子的面骂啊!

  当然了,老爷子也是那眼中偏心的主,俩人一起骂完了,话锋一转,“茉儿,你起来,朕知道你不是那惯孩子的,要不是你,只怕几个孩子都让老八惯得没边了。”

  老八内流满面啊!有这么偏心的吗?哦,夏茉都是好的,自己全是坏的,还不是还不是转着弯说是他自己教导有方,所以夏末才这么好。偏心眼,自大狂,老八心里拼命地吐槽着。

  夏茉倒不觉得羞愧了,忙站起来,冲着老爷子使劲点头,夏茉本来就不觉得自己是惯孩子的家长,严重的同意,自己是多么优秀的人民教师啊!自己管孩子是专业的,当然他也不忘记捧捧老爷子,自己会啥,都是老爷子平时言传身教,光荣永远属于领导。

  老爷子得意的大笑,心里对夏茉满意又添了十二分。

  “老八,你说,现在怎么办,你儿子说让人去念书去,朕要是有那么多钱,那么多地,还用整顿旗务?”笑完了,让人给夏茉搬椅子,转头对地上的老八说道,这才是老爷子叫老八的主因。论坏水,儿子们肚子里加起来都没老八一个人多。

  为啥整顿旗务,八旗荒废是一个方面,往往有人说,八旗入关之后,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其实是谁不想办差,谁想这么闲着。

  要知道,满洲时代,那时他们以战养军,全民皆兵,入关之后,这种方式就不可能了,于是那时按旗圈地,让他们学着种地。旗人本来就不会种地,那时分给他们肥沃的土地,没几年的功夫就让他们种成沙地了。于是吵着要换,弄得开国之初时,就为土地这点事,朝臣相互攻击,还死了好几个汉臣。

  其实那会让他们回关外打猎放牧更好,他们本来那会想要的就是肥美的草场,给几百只养,大家就都能快乐得不得了。可是那时国家根基不稳,满人本来就不多,自然不会让这些人会关外放羊了,给他们土地和房子,鼓励他们多多生育。不能说那时政策错了,这是那时政治的需要。

  现在老爷子烦恼的就是入关之后的第二代、第三代。现在旗人比入关时多了一倍有余,就算现在老爷子真把蒙古,关外的草场分给这些人,他们都不会放牧了,读书,他们真的会读,可是让他们考试,他们费不起那功夫,觉得自己是旗人,随便上进一点就能当官了,怎么就跟那些汉人们争那个先?习武,好勇斗狠他们成,让他们上战场,还是再考虑下下吧。

  让他们参军就至少得是参将,老爷子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