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发射资源
��立刻在互联上搜索相关资料,包括络上人人可见的资料,也包括了各国的机密资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老大,目前全世界的卫星发射市场都很平淡,今年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发射任务与计划,我想,如果能够把这些国家都笼络过来,三十颗卫星,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可以发射完毕。”

  说着,小二又道:“卫星发射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我估计我们最保守的也要发射5次,才能确保我们的整个定位系统可以覆盖全球,当然这里面也有发射失误会给我们带来的风险。”

  张文浩略微思考了片刻,道:“5颗卫星,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能够造出来?”

  小二答复道:“很快,我们自己生产卫星的主体,蓄电池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自己的技术,至于太阳能电池,这个我们就不用自己开发了,直接从供应商手里采购即可。”

  张文浩又问道:“每一颗卫星的寿命大概是多少年?”

  “五十年以上。”小二回答道:“我们的技术,绝对是世界顶尖级的,只要运载火箭能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最少五十年内,卫星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如果您实在是不放心,也可以多发射几颗卫星作为备用。”

  “算上备用、算上有可能的发射失误,至少要准备四十颗卫星,这些就交给你来完成了,至于发射的载体方面,我再跟刘干事碰个面,让他转告高层,东辰没法等太久,一旦卫星制造完毕,我们就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最多的运载火箭资源为我们迅速完成发射。”

  小二脱口道:“放心吧老大,四十台卫星而已,不是什么问题,也不会超过两个月周期,您最好在两个月之内,确定四十颗卫星的发射资源,到时候,卫星就可以直接进入发射流程。”

  张文浩摇了摇头,道:“我和刘干事碰面之后就开始着手做这件事情,而且我不可能等到你把四十台卫星全部都造出来之后再去发射,而是抓紧时间把发射资源落实,然后每当你有卫星下线,我们都在第一时间将它送到轨道上去!”

  刘干事最近非常忙,军方从张文浩手里拿到了“隼”式发动机之后,频繁的试飞让整个高层都无比重视,而自己就成了一个前方特派员,大部分时间都在试飞现场,将更多关于试飞的一手资料传达给高层领导,并且在整个试飞中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

  而“隼”式发动机还没有真正完成多个机型的测试,张文浩的鹰眼雷达又交付军方测试了,这一下,军方也就更加的忙碌,一大帮雷达、电子设备专家涌入歼20的试飞场,将试飞飞机的雷达拆除,更换为东辰的鹰眼雷达,这个测试的意义,也丝毫不比发动机小,如果这套雷达真的符合张文浩所说的那些标准,那么这套雷达即便是装在在j-0上,也可以对飞机的实战能力带来一个不小的提升。

  听闻张文浩要与自己见面的消息,刘干事匆匆赶往江城,来之前高层还跟自己交代过,这次与张文浩见面,时间尽量控制早4小时之内,4小时之后,刘干事还要重新赶回试飞机场,全程跟踪歼20配装新发动机与新雷达的测试。

  来到江城,动车的人将刘干事接到东辰在江城的办公总部,当刘干事与张文浩见面之后,两人寒暄几句,刘干事便开口道:“文浩,现在是非常时期,高层对军方的两套测试都非常重视,平时我每天甚至连个撒尿的时间都没有,这次你把我叫过来,高层也只给了我4个小时的时间,4小时之内,我还得回到现场,所以咱们两个就没必要多客套了,你有什么事情直说即可,等最近忙完了,老哥我再好好跟你叙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