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倾崩(3)
援下向市区挺进,利用火焰喷射器、冲锋枪等武器与对方展开全面巷战。

  与城市外围的战斗相比,市区内部的搏杀无疑要严酷了数倍;狭窄的地形使得帝俄军队的重火力优势很难得到应有的发挥,而发生在房屋当中的遭遇战更是将双方拉到了近乎同一条起跑线上,胜利者只会属于勇猛敏锐而又运气加身的那一方。很多情况下,帝俄军队都不得不用重炮和空中支援将眼前的建筑彻底炸平,而后才能继续向前稳步推进;而在这个时候,德国援助的那批灰熊式突击炮的价值便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它们的侧面拥有足可抵御76毫米反坦克炮零距离射击的坚实防御,后方发动机盖上也架起了一块用于抵挡从天而降的燃烧瓶的铁板;普通坦克在巷战中面临的被敌军伏击的尴尬处境,这些突击炮却是一个也没有具备。而面对盘踞在身旁高层楼的敌人,仰角不够的“灰熊”也完全有它的应对之策;在倒退数十米之后,其直接就用那门170毫米臼炮猛轰建筑的底层结构。那十倍于普通坦克榴弹的单发威力就完全不是后者所能轻易承受的了,而这种充满了暴力的野蛮拆迁,也无疑奠定了帝俄军队胜利的根基!

  11月20日,帝俄军队已经对莫斯科守军形成了分割包围之势。整座城市的守军被分割成三片互不相连的孤岛,彼此之间无法相互支援,只能被迫各自为战。一个个扩音器在战场前线被设立起来,并在夜间一遍又一遍的放送着他们对红俄士兵的劝降声明。由于深知斯大林统治下的布尔什维克是靠红色恐怖来驱使民众充当他们的炮灰,清英便建议帝俄军方在任何一场战役中都不应放松攻心的宣传,以唤醒并鼓舞那些被红色帝国长期奴役的军民的反抗之心。在军事行动难以展开的暗夜,这一宣传之音便取代了白昼里的隆隆炮火,成为了莫斯科城市上空的主宰者;透过废墟和瓦砾,它们毫无阻碍的传到了那些红俄士兵的耳中,并宛若惊雷霹雳一般直击到他们的心里。

  若是放在平时,红俄官兵对这种宣传一向是如避蛇蝎的,因为一旦被手眼通天的契卡所发现,他们及家人都将面临着被监禁、流放,甚至是被处决的命运。即便是当局的镇压手段再过狠辣,他们都不敢对克里姆林宫有丝毫的二心。然而在当前这一红色帝国已经临近末日的时刻,红俄士兵们那被久久压抑的内心终于开始迸裂解冻,并化作一江春水汹涌奔流。与其毫无意义的被推上前线送死,不如趁现在这个绝好时机,行那改天换地的造反之事!

  从帝俄军队攻入莫斯科城区的第9天开始,红俄军队内部终于开始发生叛乱和火并了。一名红俄连长对政委无视战场情形的胡乱指挥忍无可忍,在遭到其谩骂与威胁之后愤然将其击毙,并向进攻中的帝俄军打出了白旗。这一行动如同在汽油罐里扔进了一颗火星,瞬间便冲爆出了震天动地的狂啸雷鸣。那些原本就是被强征而来的士兵顿时揭竿而起,转身向派来督战的近卫军发动猛击;他们与从城外杀入的帝俄军队合兵一处,登时就对残余的近卫军构成了致命的打击!

  “斯大林同志,您还是赶紧撤出市区吧!”位于克林姆林宫的地下掩体内,伏罗希洛夫满脸惊惶焦急地对眼前的大胡子老者说道,“现在全城的情况都已经失控,到处都出现了投靠帝国主义的叛军;他们杀死了我们的政委,转而与敌人一道攻击我们的近卫军,预计不到48小时,我军的抵抗就会全面崩溃!现在城西机场还在我们的手中,两架准备完毕的运输机可以从莫斯科直飞到列宁格勒,如果再继续迁延下去,您就真的要被困死在莫斯科城内了!”伏罗希洛夫现在是真的惊慌到了极,他所拥有的一切权势都是依托于面前的独裁者如果斯大林与城同葬,他也将由此失去现有的一切,而无论是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还是南方那如狼似虎的帝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