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倾崩(1)
意,他急急上前两步,向面前的独裁者开口说道:“斯大林同志,白匪军已经在索帕科夫斯图皮诺地区包围了我们的草原方面军主力,超过2个集团军共17个师的兵力陷入重围现在我们已经无力解救这支军队,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能在包围圈中死战到底,为我军的莫斯科城防争取时间。现在他们距离莫斯科外围只有不到100公里的路程了,预计两周之内就能听到来自白匪军的炮弹爆炸声;为了让革命能够保存下复兴的火种,我强烈建议您立即转移到北方的列宁格勒,那里是我们红色革命的大本营,您在那里可以指挥红军继续与白匪军作战。”

  斯大林微微摇了摇头,用沉缓但却坚定的声音开口说道:“我绝不会离开苏维埃的首都。如果白军占领了这里,那么身为国家领袖的我也当与之同殉。”

  伏罗希洛夫吃了一惊,道:“斯大林同志,您怎么能将自己的千金之躯置身于这凶险危殆的战场前沿之内以您所表现出的光辉伟大和英明慈睿,即便是不亲临首都一线,所有的红军官兵和工农市民,也都将在您的旗帜号召下与德帝白匪拼死相战。我们还有上千公里的战略纵深,还有两百多万军队和无数的赤卫队,武装力量人数是对方的三倍有余,完全可以和反动白匪继续鏖战。当年面对拿破仑的入侵,库图佐夫元帅不也是通过战略性的放弃莫斯科,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么您从莫斯科的暂时撤退,非但不会有任何负面效应,反而会使得苏俄军民在战斗时没有后顾之忧,对整个战场都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斯大林盯着他,黄褐色的眼眸中光芒闪烁,伏罗希洛夫的声音很快就变得越来越小,继而彻底沉寂了下去,前额和后背冷汗淋淋,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

  作为一名军事能力低下拙劣的平庸将领,伏罗希洛夫正是靠着在政治上敏感神经,才从一个碌碌无名的基层军官爬到了元帅的至高地位。早在第一次内战之时,他便攀上了苏俄第一名将伏龙芝的高枝,借助在后者指挥下所获得的胜利为自己揽足了战功资本。而当斯大林成为领导核心之后,他又竭尽自己全部所能的去讨好献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领袖的绝对忠心。

  通过一系列底线丧尽的觍颜行径,伏罗希洛夫也终于进入了当时仍旧羽翼未丰的斯大林的视野,并被后者作为在军队中的代言势力代言而节节晋升。为了抗衡以布柳赫尔、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一帮战功彪炳的宿将,斯大林在为麾下将领大封军衔之时,将当时只有15年军龄的伏罗希洛夫硬塞进了只有5人的元帅名单当中,与布琼尼这等戎马半个世纪的老将同列。而伏罗希洛夫也由此对斯大林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并在随后到来的大清洗中竭诚以报:他不仅一手主导了对图哈切夫斯基等3名元帅的叛国审讯,将不满斯大林统治的他们立即予以枪决,更代替斯大林签署了数以万计的处决令,将军队当中的异议分子屠戮殆尽。除了契卡首领叶若夫之外,大清洗中的急先锋便要以伏罗希洛夫为首,红俄官兵听到伏罗希洛夫之名,都无不感到一阵彻骨的森冷恐惧。

  作为全部权势都依托于斯大林信任的“政治元帅”,伏罗希洛夫对自己主子的一举一动都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现在见他用隐含怒意的眼神注视着自己,登时就噤若寒蝉,汗出如浆,脑中苦苦思寻究竟是自己的哪句话语触碰到了对方的逆鳞。看到亲密战友那恐惧而又委屈的表现,早已心硬如铁的斯大林竟也忍不住动了一丝恻隐之心,他缓缓吐出一口气,低声道:“伏罗希洛夫同志,您认为以当前的局势,我们还有多少胜利的机会”

  伏罗希洛夫嘴唇翕动,一句气势十足的“人民苏维埃必将取得最终胜利”几乎就要脱口而出;然而当他看到了斯大林眼中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