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铅鸭子(上)
4mm主炮和10门150mm副炮,航速不减,其舷侧装甲厚达150mm,而且覆盖面积还更大!最重要的是,这条船在1896年就竣工了,比德国人的“海因里希亲王”号还早了足足6年!德国战舰的这种情况虽然随着1907年“拿sāo”级战列舰的设计定型而暂时宣告终结,但常年来大船装小炮的习惯已近浸入了德国设计师的骨子里;除了一个被英国人逼出来的“巴伐利亚”级之外,凯撒、国王、甚至是二战中的老沙、俾斯麦,无不都深受这种理念的侵害!

  造成这种奇葩情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清英在前世就曾苦苦思量,但苦于没有一手资料,只能凭借着一些佐证得出了一个模糊的结论。而此番穿越之后,这几天来对提尔皮茨的旁敲侧击,经过分析这位ri后的大洋舰队之父的口中说出的话语,则更是确定了清英之前想法的正确xing。

  一艘战舰的排水量,都是由下列8个大项组成,分别是舰体结构、辅助机组、动力、武器、弹药、装甲、锅炉用水和杂项给养。以德国的工业技术,武器和动力不可能会出现技术落后式的超重;装甲、弹药和锅炉用水是随着设计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其重量和技术之间也扯不上关系。而辅助机组和杂项给养又和战舰的排水量是成比例的关系,这两项在不同舰艇之间所占百分比的差异很小,也不会对总重量产生什么决定xing差别。如此一来,嫌疑对象就只剩下了一个——没错,就是“舰体结构”这厮了!

  一直以来,德国海军都是钟情于打造“不沉的海上堡垒”,而要想实现这一点,除了要具备厚重的装甲之外,严密细致的水密舱、尽可能长的双层船底和可靠的主体强度这三条也是必不可少。而这后面的三点,就是和“舰体结构”这一项的重量直接挂钩。在这三点中,前两条德国人做的无可厚非;但在主体强度这一点上,德国人为了保证舰体强度,做的实在太过保守,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花费了过多的重量在舰体结构上,导致了战舰的严重超重!

  看着提尔皮茨的报告上,那些设计排水量13000吨的战列舰才装备了4门283mm主炮,清英便觉得菊花一紧。如果能解决结构强度过分冗余的问题,就算保持原有的那强悍的抗沉能力,添个500吨再装一座主炮塔进去都全完不是问题!可是这些自己都是不能直接说出口的啊!

  “很好,阿尔弗雷德,这个计划非常详细,你有心了。”威廉二世缓缓合上了手中的那几页纸,脸上有淡淡的喜悦之sè,“每年拨款拨款3300万马克用于舰艇的建造,不过是朕年收入的1.5倍,谅那些人也不会在这个数额上多嚼舌头!”言讫,威廉二世转过身来,右手斜举,向一旁正在苦思对策的清英道:“埃特尔,去帮朕把那边的那叠米黄sè的纸拿来,朕要写一道谕令。”

  清英心乱如麻,呆呆地点了点头,然后朝着威廉二世手指的方向走去。一叠不大的纸张正摆放在橱窗最显眼的位置里,入手厚实坚硬,却又柔顺光滑。

  “咦,我看到了什么?最上面的这张纸上,居然还画着一艘战舰?”清英眉头一皱,忽然知道这上面画的是什么了。虽然一般人可能不会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儿,但作为一个常年混迹在战列舰论坛的新时代军宅,这幅画所描绘的战舰,清英却是再清楚不过。

  这张纸上所描绘的,正是德皇威廉二世亲自设计的一艘穹甲巡洋舰。在德国专业设计师们的眼中,这艘船的火力、防护和速度相对于其2650吨的设计排水量来说都太过完美,所有的设计师都不相信能用这个吨位实现威廉二世的各项设计。一旦这艘战舰建成,将会是德国海军唯一一艘不会被敌国击沉的舰艇,因为她在下水的时候,就会因为超重而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