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部分
��进行蒸煮,味道很是特别,吃起来不但有米饭的香味、菜的香味、更有翠竹的清香,吃在嘴里,怎一个爽字了得,比糍粑还要好吃不少。

  竹筒饭的制作,所需要采取的原料和糍粑一般无二,就是糯米加粳米,再加菜加调料,拌到一起,还不需要捣碎,直接就置入竹筒之中。其实全国各地的制作方法,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儿。

  但是,竹筒饭有一点不方便,就是无法像糍粑一样,倚靠道具和机械来进行批量地制作生产。

  米和菜的调配,倒是可以一次xing拌一大堆,但装入竹筒里,必须靠人工一个一个地进行。不过这个也不是什么问题,有人手便非常好办事。

  虽然决定要给猪粑戒增加一个竹筒饭,可洛辉也没有急着就把它大批量地投入到市场里,先在一帮人制作了数百个,试着在猪粑戒总店里卖了下,

  一如预料中的,竹筒饭极其受粉丝们的追捧,前后没有一个小时,就卖光光了。

  粉丝们追捧归追捧,很多人还是只买了一两个,试着吃吃看……结果发现那味道,哎呀,这是要人命的节奏啊……粉丝们远远里意犹味尽,再回过头来买时,却发现没有了,那个急啊,一问原来只是试卖中,便催促猪粑戒赶紧正式把这竹筒饭推出来啊,这么好吃的美食,这不是要吊人的胃口吗!

  “……”

  竹筒饭正式推出来了,其鲜美而独特的口味受到了猪粑戒粉丝们及各路好吃鬼、馋猫们的热烈无比的欢迎,那销量毫无疑问的,噌噌直往上涨。

  猪粑戒的生意本就够劲爆了,这下更加不得了。江城市区一共十家店,家家店那场面皆是壮观无比,一条条长龙排得那阵势,吓死人来着。

  各行各业的市场份额,终归是有限的,就像我们人的肚子的容量有限是一样的,吃饱了,都快吃撑了,就不可能继续吃不是,得等消化完了。

  十家猪粑戒,十面围攻,饱和了差不多整个江城市区的美食及快餐市场,同类型的店自然而然就生意惨淡了——这是传统生意竞争的必然结果,谁也无法改变的局面!

  很多饮食快餐店铺悄然关了门,其中就包括江城所有的那两家小米国鬼子的洋快餐店……话说,咱大中华的猪粑戒如此好吃又营养的美食在那里,谁若还来吃这等垃圾食品,再来给小米国鬼子送钱送炮弹,真的不是崇洋媚外的问题了,肯定是脑子进水了,抑或被门给夹了!

  猪粑戒的生意如ri中天、蒸蒸ri上,省城苏文静的店铺也装修完毕,开门营业了。猪粑戒现在的名声,是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全球各地,名气不是一般两般的大。再者,省城的人口、人们的生活水平、所谓的生活品味,比江城高出去一大截,所以她那边一开业,生意更加的火爆,比江城总店开业那场面要爆得太多太多了……

  如此一来,洛辉的大后方又需要大规模地扩大了——山头再弄十座,专门制作竹筒饭的厂房得整两座,本着未雨绸缪的原则,糍粑场再建两座……人手方面,洛辉又招进了三十个人,工资还是六千每月。

  这次招的村民,全是中年人和年轻人。

  因为现在临近年关,在外打工的很多青壮们,基本上全都回来了。按说,一般在外打工的乡里人,如果不是外面没事做了、或者家里有什么事情,基本上都是要到除夕头几天才回家来的,然而这次青壮们近乎全部提前就回来了,原因自然是在洛辉�